熱門:

2019年2月16日

何華真 拆局造王

修略先修身 治人先治己

讀《倚天屠龍記》,見張三豐晚年創太極拳太極劍,及敝司邁向35周年,過去連年創作,但招式紛陳,對客戶效益有餘,對內則雜亂不修,遂於今年伊始進行一個痛苦工程,把歷代經年的絕招歸納於一個系統之下,遂譜出八段「敢」,上四階為(1)創業,(2)壯大,(3)造王,(4)傳承;下四坎為「修」、「治」、「齊」、「平」。上四階用於鑑定企業/財富發展階段,下四坎用於困頓拆局。

前文說過,這不是一個4x4的套路,而是一個4:3:1套路,很多是困局的產生,因為「身份」有問題,所以解決方法,最終要「修」改身份,雖然下文用的案例,資深讀者看來會有點老掉大牙,但舊酒新瓶,寫法只是用來熟習這套新技巧的使用︰

案例(一):1995年的聯想,就醫前的定位,是零部件製造生產及出口商,這兩個位置都有問題,零部件製造業前途有限,盈利惡化容易改善困難,全球不同的地區都爭相向美歐等先進地區出口,脫穎而出極度困難,所以聯想要修改的是領頭羊心態,要由零部件製造商,搖身一變為成品製造商,製造一整部電腦成品出來,再由出口商走回來,變成「本土」商,面向當時一片荒蕪的中國市場,將沒有「鞋」的市場變成全民着「鞋」的市場,將當時沒有太多人用得起電腦的市場,變成全民皆用電腦的市場,這巨大工程要成功,當然是要先修心後修身。

案例(二):2000年初的位元堂想法很簡單,是亟想再來一次「太陽出來了」級盛大宣傳行動,以宣傳達致壯大,但礙於家族各房分隔,通過財政預算重重困難,於是最後領頭羊唯有修改心態,由「壯大」轉為「傳承」,不過這種「傳承」不是大眾心目中的「血親傳承」,而是傳承予下一個投資者 ── 即是賣盤。無論局內局外人,很容易忘記賣盤是一種傳承選擇!

忘記賣盤是傳承

案例(三)︰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無限極的初始定位是快速消費品FMCG,這亦是跟隨其母公司李錦記醬油產品,在超市累積多年優勢後,一種自然衍生的戰略,這種戰略在《三十六計》應該稱為「順手牽羊」,現代人太重「牽羊」二字的偷竊性,而忘記了「順手」二字的可塑性,可惜最後順手牽羊不成,要改弦易轍變為直銷(當時稱為傳銷)的經營方式,才能有效推動價格昂貴的健康產品,這個當然是大「修」身。

案例(四):曾在2000年顯赫一時的泰來電腦,被譽為亞洲的戴爾,在大型屋邨不斷開店擴張而雄霸一時。筆者對當時在香港打工的總裁意見是:應該向母公司進行MBO管理層收購,由打工仔修改身份成老闆後,方能成一方霸主,並且安排好滙豐銀行作其管理層收購的財務支援,可惜打工仔總裁不知就裏地被英國大股東轉移焦點,「擢升」成為全球總裁,但其打工仔身份未變。

二代及高管都容易患上這種面對創辦人時的「畏高症」,最後在談判中伏。一個行政人員同時處理3個時區(一般跨國企業,通常將地球分為3個時區,居中平衡東西兩方的,居然是不上不下的南半球澳洲),很容易會拖垮身體,這位不熟悉全球戰爭遊戲的香港總裁,結果不幸被筆者言中,泰來最後因各種原因於2004年全線結業,這個是修身不成或修錯身的反面教材。

首徒補師傅破綻

很多徒弟會盲目崇拜師傅,但能當首徒的,是能看出師傅的破綻,恰當地修補之,當師傅的當然要胸襟廣闊,內心謙虛,不斷的把功夫校正,甚至自行破格。筆者開發這套功夫時,當然亦曾犯錯,是錯將唐翔千唐慶年的美維電子,誤判成「修」的個案 ︰ 一般人說的「本質」,與佛家所說的「本相」兩者並無二致,細看美維電子,唐爸爸開始收購回來時,雖然是大幅虧蝕,到後經歷(1)轉虧為盈,(2)IPO上市,(3)私有化,(4)出售與納斯特上市公司,(5)場外回購,闖過極度複雜迂迴的資本化進程,身份好像「修」改了許多,但業務本質並未有改變 —— 仍然是線路板製造服務商,無論是在2000年就醫時,或以後的歲月,所經歷仍然只是一個「治」的過程而不是「修」,現代人談「治」理的時候,太容易跌入規條規章,而忘記了改變戰略,及改變人事結構,都屬於高層次的「治」理行動,所以新加坡上市規條內,董事局備有戰略委員會,差不多所有股票交易所,都要求有上市公司設提名及薪酬委員會,所以改變戰略及人事,都是重要的入門「治」理手段,確診美維電子,用的四坎是「治(理)」而不是「修(理)」,「治」的應用範圍很廣泛,無論在創業 / 壯大 / 造王 / 傳承遇到困頓時都可以使用,亦是教科書開發得最多的知識領域。

相對而言,「齊」的領域是社會最不敢觸碰的,尤其是牽涉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多夫多妻,兩代恩怨,三代情仇,社會每每沉溺於口水扒糞,多於開發解決方案,私人銀行及保險界,屢屢偽裝傳承,而斷斷不敢觸及最核心挑戰︰(1)誰是最佳傳人?(2)那個是最佳傳承模式?是血親 / 職業經理人還是賣盤!本欄會繼續在未來,討論修治齊平,如何更深入解決企業財富問題。

(同系視頻廣播,逢星期三下午天宏財經台播出,請訪https://youtu.be/o2TCpyOH2HY)

毋分新舊經濟 / 新老企業的分析法.之四

作者為MASTERMIND大承諮詢主席、教授

[email protected]

WeChat ID:davidkho

Facebook:Scaling Academy壯大講堂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