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4月7日

李世鴻 經管錦言

以關愛設計未來

一直以來,創新就是為了解決問題。在「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的時代,創新源於關懷人未被發現或處理的需要。行政長官在2017年《施政報告》明確提出設計思維,以此作為施政和營商解難的一項工具,把創意及設計思維引入作為首長級人員培訓計劃的重點,積極重新設計公共服務的工作流程和與市民的溝通管道。

去年9月,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國際設計公司IDEO正式簽署合作協定,首次在中國推出以設計思維為核心的創新領袖發展課程──「創領中國2030」。目標對象是企業董事長、首席高管、和企業創始人。

Airbnb、Nike的CEO都同時具有設計師身份。各產業中如蘋果、3M、百事等企業也都有CDO (Chief Design Officer)。早在2015年9月版的哈佛商業評論文章《進入設計思維年代》,已指出國際策略顧問公司透過收購頂尖的設計服務商,加強面對設計思維的新局面,例如德勤收購了Doblin,埃森哲收購Fjord,和麥肯錫收購Lunar等。

當代設計思維起源於1991年,由IDEO成功將設計思維商業化,運用用來進行設計諮詢,協助企業解決大規模系統性的問題。2004年,IDEO的始創者大衛凱利(David Kelley)更創立了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Stanford d. School),將設計思維梳理為五個縝密的流程,讓這套思維方式變得邏輯簡明且易於操作。

一、發揮同理心(Empathize),站在用家的位置思考及感受。藉由訪談、觀察、或是參與的方式,確實了解用家的體驗和情緒感受。

二、清楚定義關鍵問題(Define),將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分類之後,找出行為背後,連用家也未必能清晰說出來的隱藏需要(latent needs),就是顧客也不自知的痛點。

三、腦力激盪,快速想出解決方案(Ideate)。這個階段就是跨功能團隊有焦點的腦力激盪,發揮創意,拋出大量廣泛的意念後再競選、篩選、併合、修正及改良。

四、製成的具體模型(Prototype),模擬新服務的流程。重點是具體的產品模型,可以讓用家看得到、觸得到及用得到,甚至在實境中試用。

五、反覆測試(Test),根據用家回饋做修正。必須回歸用家的需要,直接拿着它讓真實的用家試用,藉由他們的回饋找出落差,快速修正,最終找出真正滿足用家的方案。

設計思維首先在商業領域裏應用,西門子、SAP、DHL、奧迪等企業不僅關注設計思維,而且啟動企業內部的設計思維創新變革進程。亞洲萬里通在香港是善用設計思維的先鋒之一。行政總裁引入設計思維,以持份者為中心(stakeholder centric)來解決問題,包括合作夥伴、會員、員工等,那麼才可造成多贏的局面。例如研究推出娛樂獎勵時,除了網上問卷及客戶數據分析外,亦親身到紅磡體育館現場訪問觀眾,發現觀眾着重美好的回憶及獨特的體驗。於是創新地為會員提供與偶像在後台見面的機會,後來更有會員趁機在女朋友的偶像面前進行求婚。

IDEO總裁Tim Brown認為,設計思維非常適合用來解決社會問題,達到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因此IDEO於2010年搭建了OpenIDEO.com平台,致力於吸引全球有創新能力和公益意識的人才,來解決不同類型的社會挑戰。2009年起源於美國西北大學的DFA(Design for America),則是學生參加美國全國性跨學科的挑戰賽,通過運用人本設計來應對教育、醫療、經濟以及環境等社會挑戰。

更為所知的可能是2008年史丹福大學MBA華人學生陳珍,與同學團隊要解決發展中國家早產嬰兒因缺乏保溫箱而夭折的問題,到過尼泊爾及印度的偏遠地區了解,發明了不需用電、可攜、成本低廉的「擁抱嬰兒保溫袋」(Embrace Baby Wamer),至今已讓接近一百萬個早產嬰兒保存性命,更獲奧巴馬高度表揚。

香港政府已開始運用設計思維去改善公共服務,例如聆聽少數族裔對政府服務的聲音,在石湖墟污水處理項目與當地不同的持份者溝通協作,共創(co-create)能滿足多方的方案等。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每年舉辦「港未來實驗營」(Future Camp HK)的社會創新腦激盪日,邀請不同團體共創新意念,本人也與校友,代表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參加,共謀獻計。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