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5日
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入主白宮,他最大的特點是政治門外漢和非建制,其政策主張具有很強的不可預測性。在競選期間,他多次提出要推行個人和企業稅制改革、廢除奧巴馬醫改、增加基建及開發傳統能源開支、簡化政府監管,以及重新檢討貿易協議等多項措施。從過去兩個多月的情況來看,市場對特朗普的新政有所期待,但政策本身尚有變數,且落實路途漫長,對經濟的影響亦有利有弊。
奧巴馬醫改實施以來,已有超過2000萬人獲得了醫療保障,特別是法例容許更多人合資格參加醫療補助計劃(Medicaid),令2014年及2015年醫療開支的實質增幅分別達到3.2%及5.3%,高於個人消費開支2.9%及3.2%,以及本地生產總值2.4%及2.6%的增幅。醫療開支於2014年及2015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分別達到15%及23%,有意見擔憂一旦特朗普廢除奧巴馬醫改,醫療開支的增幅將會受到制約,或會對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廢除醫改影響經濟增長
特朗普廢除奧巴馬醫改後,相信亦不會把那2000萬剛獲得醫療保障的人完全排除於外,預期特朗普是會透過改革來提升美國醫療體系的效率,如他曾批評藥物價格太貴,政府需要與藥物生產商重新議價、加快新藥物審批程序及放寬藥物進入美國市場、容許保險公司於不同州份銷售保險、容許個人及企業就醫療保險保費支出扣稅等。
據美國盡責聯邦預算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估算,廢除奧巴馬醫改中有關擴大Medicaid範圍和購買醫療保險補助,將可在未來10年間為美國政府分別省下1.1萬億美元及9000億美元的開支,改革料可為美國建立一個更多樣化和有效率的醫療保障制度,甚至可用部分省下來的資金來支持其他政策開支,如減稅及增加基建等,部分抵消因廢除醫改對經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但這只是樂觀分析的一個情景,如果政策效果走向負面,則可能對經濟增長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稅制改革面臨財赤約束
稅制改革方面,特朗普提出要簡化個人入息稅制,由7個稅階改為3個,最高稅率由39.6%降至33%;下調企業所得稅,由35%降至15%,並向企業海外調資回美提供「稅務假期」,由35%降至10%。事實上,共和黨的眾議院議員於去年6月提出「稅務改革藍圖的更好方式」,部分內容與特朗普提出的改革相似,如雙方均同意稅制改革應該降低個人和企業稅率、消除長期存在的稅收漏洞和擴大稅基,以推動美國經濟增長。此外,該藍圖也提出了邊境稅調整政策,即向進入美國的產品徵收稅項,但由美國本土出口的產品,政府則向這些企業提供稅務優惠。用意在於增加美國出口競爭力和鼓勵美國企業把生產線搬回美國。由於美國貨品進口額一直較出口為高,2015年美國進出口額分別為2.27萬億美元及1.51萬億美元,兩者相差7626億美元,若簡單以20%作為企業稅率計算,實施邊境稅調整政策將可為美國政府帶來近1500億美元的收入,可以部分抵消因下調個人入息稅和企業所得稅稅率的影響,稅制改革將成為廢除奧巴馬醫改之外特朗普上任後的第二項主要工作。
特朗普減稅和增加投資的政策將會大幅增加美國政府的財赤。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資料顯示,個人入息稅和企業所得稅分別佔美國政府2016年收入的47%及9%,即1.55萬億美元及3000億美元。由此可見,企業所得稅並非美國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故特朗普可以大刀闊斧地提出大減企業所得稅,而對個人入息稅則較多作出簡化,稅率減幅則太大,預期減稅對財政收入的影響將超過本地生產總值1個百分點。此外,若計及其他政策為經濟帶來的正面刺激,以及醫改等省下來資金,料對美國政府長遠財政狀況不會有顯著影響。
通脹走勢左右貨幣政策
特朗普提出廢除奧巴馬醫改、減稅和稅務改革、簡化政府監管,以及提高基建和增加開發傳統能源開支等應能刺激經濟增長,但由於制訂和落實具體政策需時,料對今年經濟的正面拉動作用不大。同時,市場對其新政甚為期待,刺激股市、利率和美元滙價一同上升,其中利率上升或會制約住宅和商業投資等表現,美元上漲亦削弱對外競爭力,對淨出口帶來負面影響。再者,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已由谷底回升,或拖累私人消費和經濟的表現。因此,這些因素將部分抵消特朗普新政的正面效果,預期今年美國經濟溫和增長的趨勢不會有明顯改變,較去年加速或不多於0.5個百分點,至2.0%左右。
在低比較基數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升的背景下,未來數月的通脹率將持續溫和回升。再者,若特朗普新政能有效落實,並對經濟帶來正面支持,通脹率亦會有所上升,惟美元滙率偏強將限制進口價格上升,預期今年的通脹率仍將維持較溫和水平。
總體來說,美國經濟溫和增長,特朗普新政料不會於短期內過度刺激經濟和通脹,迫使聯儲局要加快加息,預期今年聯儲局仍會維持緩慢的加息步伐,惟不確定性仍然較高。一方面,若特朗普新政能成功推動美國經濟加快增長,將會減低聯儲局持續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的需要;另一方面,近月美元滙率和市場利率回升,亦已達到收緊貨幣環境的效果,再加上特朗普在未來一年多可委任4名聯儲局官員,這些人選對貨幣政策的取態,對未來聯儲局加息步伐將產生直接影響。
作者為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企業社會責任CSR謬誤與真實 |
上一篇: | 市況欠明朗 基建顯吸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