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7日
自2016年6月卡梅倫政府舉行的公投戲劇性通過脫歐之後,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便深陷脫歐泥沼不能自拔。與歐盟的分手談判已進行了兩年多,可是面對着愈來愈迫切的脫歐「死線」,英國的前景卻並不樂觀。不論是在「掟煲費」安排,又或是「分家」的北愛爾蘭邊界問題上,英國政府的處理手法都受盡各方質疑。儘管首相文翠珊一再強調政府將達致有序脫歐,卻仍然未能取信各方。就在上周末,約70萬支持留歐的英人走上了倫敦街頭,要求文翠珊政府就最終脫歐的決定舉行二次公投,試圖以民意煞住這輛不知道正在衝往何方的脫歐快車。
面對着強硬疑歐派和留歐派的夾擊,文翠珊「中間路線」的尷尬表露無遺。一方面,本屬留歐陣營的文翠珊,並不似脫歐旗手、獨立黨前黨魁法拉奇等急欲完全與歐洲劃清界線,她深知英歐經貿乃至民間關係密切,想盡量在脫歐安排中留有餘地,甚至保留一些對英人英商來往歐洲有利的措施,像是近日便傳出有將英國留在歐洲關稅同盟的方案。
但另一方面,她礙於黨內疑歐派勢力以及保守黨票源中不乏疑歐選民等政治考量,又不敢不繼續推進脫歐程序。
為了擺平兩方矛盾,文翠珊所推動的軟脫歐「中間路線」,本想透過落實脫歐兌現承諾來滿足疑歐派要求,但同時又以諸如延長過渡期等拖慢步伐的措施,以及不徹底硬割離的安排來討好留歐派。然而,這種既要脫又不想全脫、希望大包圍皆大歡喜的策略發展到今天卻變成「兩頭唔到岸」。疑歐派認為政府走數「假脫歐」,留歐派又認為政府堅持脫歐是罔顧或已改變的民意拿全國前途作豪賭,甚至連歐盟內部也有聲音對這種又要脫歐,又想保留好處的態度表示不滿,文翠珊的「中間路線」如意算盤打不響,可謂三面不討好。
恐刺激蘇格蘭脫英公投
更尷尬的是,屬脫歐核心關鍵的北愛爾蘭邊界問題到現在也遲遲未有共識。歐盟在愛爾蘭力主之下表明不希望愛爾蘭與北愛之間存在硬性邊界,甚至提出讓北愛單獨留在歐盟關稅區內,而北愛爾蘭民意本來就是傾向留歐佔多。但文翠珊並不願意接受這個「分裂」英國主權的方案,更憂慮假如將北愛作特別處理,會激起支持留歐佔多的蘇格蘭再一次發起獨立公投,到時候聯合王國隨時瓦解。而疑歐派更不可能接受在北愛邊境開一個洞,令他們的脫歐夢徹底破滅。三方自說自話,要在「死線」前達成共識的機會甚為渺茫。
脫歐走到現在,文翠珊面對的是「脫又死,不脫又死」的困局。堅定前行脫歐,在與歐盟遲遲未能達成協議的情況下隨時會有硬脫歐的風險,到時英國政府將威信盡失,經濟大受影響,保守黨很有機會失去政權不在話下,而北愛爾蘭和蘇格蘭更隨時可能出現亂局,令情況更為複雜。反口舉行二次公投,讓民意逼政府留歐可能是不少國民希望見到的情況,但這一來可能會引發黨內疑歐派逼宮,二來則是變相向公眾承認當年保守黨冒險辦公投玩出火是個錯誤決定,兩者最終都將導致文翠珊黯然下台。
硬脫或不脫,文翠珊都要為此負責失去相位,她唯一可以寄望的是扭轉困局,順利達成協議落實其軟脫歐計劃。然而以她僅餘的一點政治能量,有能力在短時間內解開這兩年多也解決不了的政治困局嗎?
高熊_時事評論人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一個賣菜郎改變了台灣 |
上一篇: | 全球英倫只屬泡影 外交政策茫無頭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