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7月11日

李思齊教授、研究員文芊 中藥世家

夏防「空調病」

近日,各地氣溫紛紛提升,空調儼然已成為大家的「舒服神器」。大多數人常待在空調房內辦公或休息,但長期處在空調環境中,如出現頭暈頭痛、感冒、乏力、食慾不振、上呼吸道感染、關節痠痛等不適,這種症狀被大眾形象地稱為「空調病」。

「空調病」也稱「空調綜合症」,嚴格地說,它並非一種病,而是許多不同生理和病理反應的綜合。「空調病」是由於人們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下生活、工作,所引起的一類無特徵性疾患,其症狀因人而異,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1.咳嗽、鼻塞、拉肚子等,大多因身體常由室外高溫地方,突然進入低溫空調環境,機體無法應對快速的溫差變化,所表現出的一些症狀;

2.皮膚乾、嘴唇乾、鼻腔乾、喉嚨乾等,空調房內濕度低、空氣乾,易造成上呼吸道乾燥,通常離開空調環境即可緩解;

3.吹空調後,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甚至引發過敏和哮喘等情況,可能是空調長期未清洗引起;

4.一些老人睡一晚空調房,次日就出現口眼歪斜、關節僵硬等症狀,可能是因受涼而導致的面神經炎和肌肉關節病變。

「空調病」誘因種類眾多,往往多個因素糾纏在一起。如引發過敏,通常這個人本身就是過敏體質,待在空調房內易出現敏感。「空調病」的病因,主要有3方面:

1.長期處於空調環境中,空氣濕度下降,使人體皮膚、黏膜等變得乾燥,導致出現皮膚乾、眼乾、唇乾、咽喉不適等。

2.空調房內密閉性強、空氣流動性差、風量少、長時間不開窗、陽光不足,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據相關數據統計,在空調密閉室內5至6小時後,室內氧氣下降13.2%,大腸桿菌升高1.2%,其他呼吸道有害細菌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3.空調房的室內外溫差大,機體適應不良,易造成人體生物節律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尤其老人、兒童及體弱多病者,因機體調節功能差,更易出現不良症狀。

「空調病」雖症狀多,但夏日又離不開空調,故防治「空調病」非常重要。主要做好3方面:

1.合理使用:定期清洗空調內部過濾結構,避免長時間吹空調,使用時溫度控制在25℃至28℃,室內外溫差不超過7℃為宜,不要被風口直吹等。

2.改善室內環境:添置加濕器、負氧離子發生器等,經常開窗通風、採光,保持室內空氣清潔。

3.加強自身防護:從室外高溫環境進入室內時,建議先在陰涼處適應一會,再開空調降溫。若有出汗,要擦乾身體、換上乾爽衣服,再吹空調。不宜由空調房內突然轉換到室外高溫環境,以免忽冷忽熱導致感冒。空調房內適時添衣,如備薄外套、披肩等,保護肩、膝、腰、腿。適當補充水份。

作者專研宮廷秘方

 

[信健康] 避免夏日空調病,中醫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編者按:李思齊教授、文芊《宮廷走一圈,跟着帝王去養生》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