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0日
世上「大使」眾矣。有敦睦善鄰的、有好勇鬥狠的、有斲輪老手的。當然也有不涉及外交簽證、外交豁免權者。但憑藝術觸覺、領袖魅力──還有天賦高情商、幽默感,在溫莎堡指揮演奏軍樂,居然把伊利沙伯二世聽得眉飛色舞。散場開口要見那綠領帶、沙漠色法軍軍裝的指揮。
「我要親口祝賀感謝他。」
「軍樂外交」太精采的Emile Lardeux,乃法國外籍兵團樂團指揮。奧斯陸、安曼、莫斯科紅場……地球上哪裏有人慕名La Legion Etrangere(法國外籍兵團),想現場欣賞伊拉克戰爭時美軍熱搜的軍團軍歌《血腸》(Le Boudin)──Emile就率領他的士兵/樂手/歌手,風塵僕僕。和許多海陸空總政文工團不同,他們是真真正正的軍人,絕非未打過一天仗的妖艷師團。
外籍兵團樂團,排練中間的空檔,年輕士兵擔任守衞,尤其是放哨任務。樂團指揮精心培育未來的短笛手、鼓手。都知道外籍兵團考核收容地球上你想得到的人種。蒙古人Tengis(姑且譯丹吉斯),在家鄉是唱口水歌、玩打擊樂的。萬里迢迢法國投軍,大得指揮Emile賞識。深愛古典音樂爵士樂的他,讚美道:「這未必是最棒的、可明顯是最美的。」獻藝各大洲多年,今年春天,外籍兵團60多人,終於上了巴黎金牌綜藝舞台Olympia!蒙古少青年唱蒙語口水歌。馳騁想像廣袤草原、馬頭琴悠遠……
這回是隆重紀念這隊白喼帽兵團100周年。44年前,這位別樣出眾的軍隊指揮,絕不會想像有這一天,踏上歷史顯赫的Olympia舞台,史無前例啊,觀眾席上軍裝威風,來了各部隊送來的500兵團軍兵,其中包括作戰受傷者。
整場音樂會的構思,是敍述年輕軍人在這個大家庭受訓、培養、心情煩悶、熱愛狂歡。針對當代青年口味,除了傳統兵團軍歌,還有史泰龍《洛奇》(Rocky,1976)主題曲、配樂大師莫里科內(Ennio Morricone)西部片名曲。
繞不過的,是玫瑰歌后Edith Piaf唱的Mon légionnaire和《我無怨無悔》。那,1960年代初、阿爾及利亞戰爭的疤痕。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