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17日

梁家權 食家講場

撫今追昔西遊記

當年在《新晚報》上班,大清早便到灣仔三角街一家茶居嘆一盅兩件,聽聽街坊茶客高談闊論發生在北京「春夏之交風波」的感慨;到北角中巴車廠內老舊辦公室聽顏氏家族大談保住專營權「大計」後,到渣華道北角邨對面的茶居開壺普洱吃隻糯米雞,接着坐那不思進取的藍白色巴士返報館,想想怎樣寫那篇訪問;往西區裁判司署採訪法庭新聞,休庭時到後面街小茶居醫肚兼與行家「夾料」……俱往矣,《新晚報》名字雖在,但已非新聞報紙;中巴已轉型地產多年,只留下港運城;昔日執行公義與法治的西區裁判司署沒有拆卸,但不再審案了,已列作古蹟,想必遲早成為內地「小紅書」推薦的打卡熱點。

十年如一日

那些年的舊式茶居,是阿叔阿伯過日辰好去處,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原來年輕時很適應麻甩佬生活,總覺得這些茶居格局,隨便得來很自在。這天忽然抽起條筋,來大半天「西遊記」,由西邊街起往西閒蕩至士美菲路。實不相瞞,不復當年勇了,攀上第一街還未索氣,再上第二街膝頭哥已響起警號,由高街舉目上望,打消上最高學府意圖,找個地方歇腳方為上算。想起西區裁判司署後面的小茶居仍在,信步便向薄扶林道走去。

那家茶居叫「叁去壹」,古怪店名由來,是因為開業前夕三位股東中一人忽然縮沙,不過經營一段時間後由員工接手至今。小小舖頭十年如一日主打竹籠點心,但顧客面貌大異,如今麻甩佬似乎只有我一人,擠滿店內不乏年輕人和外國人,他們大部分並非拿着旅遊推介慕名而來,而是道地街坊,港大師生也是街坊啊!港大同學「碌」落山來只消一兩分鐘,夾雜大量英語飲鐵觀音,洋人學者操半鹹淡廣東話,坐在路邊連鳳爪也吃得津津有味。還有一個現象,很多人來買點心和盅頭飯,卻絕大部分都自帶盛器,莫非一路向西,愈見環保?

當年休庭來打躉,沒在意味道,畢竟記者生涯滿腦子採訪新聞,哪管工作和食味上的苦辣酸甜。這天面前已擺了山竹牛肉、鯪魚球和豬肚燒賣,邊吃邊打開手機看《明報》,尊子最後的三格漫畫彈出來,鮮有的沒有文字,畫面只有風雨,主人翁撐着雨傘離去。真巧,是日天色灰暗暗。

「叁去壹」並非出類拔萃,好不好吃與當下心情無關,而是喜歡它很有街坊味道。回首向來蕭瑟處,有自在的街坊味道,管它是風雨還是晴天。

 

(編者按:梁家權最新著作《沒有星星的美食》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