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3日
在葡萄酒莊中,耕作農務和釀酒是兩個範疇,然而兩者卻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因兩項專業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釀出理想中的好酒。
有規模的酒莊裏,莊園和釀酒通常分成兩大團隊,兩者之間必定要協調有度,耕作團隊要知道釀酒組對葡萄成熟程度的要求,而釀酒師也得好好跟農務部溝通,計劃何時採收哪些葡萄作處理用,否則辛苦摘回來的果實質素不達標,只要酸度太高或是過熟,令釀酒過程不順利,酒質未如期望,對酒莊酒廠構成金錢及聲譽損失。
分批處理 提升質素
對莊園工人採摘回來的新鮮果實,酒廠必須清楚知道該如何處理,例如是否要把陸續運到的葡萄分開榨汁、發酵、過濾或陳年?還是全部果實都可以進行混釀?坊間酒莊會因應所須而決定如何處置葡萄,如根據風土環境、坐向位置、葡萄品種等分批。基於以上條件影響,葡萄成熟程度及須要不一,能在到達酒廠之後被分批獨立處理,有助提高質素效益。
市面上就有不少強調上乘質素的酒商,偏向採用分批採收,並發酵陳年的方式去處理果實,進行小批釀酒(Vinification by lots)、分批釀酒(Vinification by batches)或分地釀酒(Vinification by plots);廠方必須要有足夠人手、空間、精神、時間及心思,去打理每一批次的葡萄(汁)。雖然整體成本會被提高,酒莊酒廠工作的彈性也相對較低,但此舉卻能讓酒莊更深入理解每批葡萄酒,有利釀造優質產品。
以法國波爾多右岸聖艾美倫(St. Emilion)的樂多美莊園(Chateau Le Dome)為例,酒莊專營精品葡萄酒,莊主Jonathan Maltus把旗下只有3公頃的莊園劃分成12部分,釀酒時,將採收自不同莊園部分的葡萄置於12個釀酒缸中,而此12個酒缸每一年均會分別盛載來自同一地點的果實及果汁,務求確保酒質及風味穩定。
勾兌陳年 酒味多元
此外,盛產美味氣泡酒的香檳區(Champagne)不少酒莊,亦信奉依據地域位置分成小批釀酒,有助保留微風土(Micro-terroir)或微氣候(Micro-climate)特色,有些不惜工本把各莊園或小田分批採收,然後進行分類釀酒。如坐落於Mardeuil村落的獨立品牌Vincent Charlot屬小農酒莊,莊主Vincent擁有4.4公頃葡萄園地,共39個分地,酒莊屬小型家族式經營,耕作和釀酒決策重任皆落在他一人身上,卻仍然堅持將所有酒分開釀好,到最後階段才把部分須混成酒的批次勾兌,期間所耗時間冗長,程序繁瑣,卻可根據需求而製成最理想的酒品。
上述之分批獨立釀酒,固然可以讓酒擁有各自的風味特色,不過假如酒廠產品乃追求平衡及穩定酒味的話,勾兌就是出路;故此世界各地很多酒莊偏向在特定時刻把酒勾兌,然後陳年,給予酒充足時間互相融和,醞釀出均衡多元的酒味。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