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5日
十多年前看有線電視,其中一個最愛節目為《鐵人料理》,三位鐵人每集跟來自各地的挑戰者大鬥法,力保鐵人寶座,集集都由頭追到尾。最得我歡心是「中華料理鐵人」陳建一,這位將四川名菜麻婆豆腐在日本發揚光大的廚師,上月在日本病逝,終年六十七歲。
陳建一成名作是麻婆豆腐,在日本可謂家喻戶曉,亦因為這道菜,令其成名之路絕不平坦。在日本土生土長的他,川菜手藝師承其父陳建民,在日本開川菜餐廳,顧客群主要是日本人,上電視台表演拿手川菜,觀眾都是日本人,當同一道菜在不少中國人眼中,卻換來劣評。
日本觀眾覺得技驚四座,食客亦相當受落,因為陳為了遷就日本人口味及食材之便,將麻婆豆腐辛辣度刻意降低兩三成,又以山椒粉換花椒粉,減輕菜式麻辣感。由於甜麵醬難找,他就以甜味噌代替。最後研發出「日式麻婆豆腐」,對不好辣的日本人來說,正合胃口。當中變奏與印度咖喱傳入日本後,變成偏甜口味,同出一轍。
因為《鐵人料理》走紅日本,當節目內容傳至內地,又另一回事。當年不少中國人覺得這款麻婆豆腐,與名門正宗有一大段距離,甚至有人批評陳建一「背叛」川菜,他反駁一句:「料理是因為人才存在。」
料理從來是經過千錘百煉演變的結果,傳統技藝的傳承當然重要,盲目追求正宗,便失去料理真正意義。蝦餃要十三摺、雲吞麵要加韭黃、燜牛腩要下冰糖,這些「正宗」道理,很多人都說過,背後原理卻甚少人道出。很多經典中菜菜譜多談「怎樣做」,如果有高人解讀「為何這樣做」,一定功德無量。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