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4月14日

湯偉聰醫生 以刀結緣

格雷氏解剖學

《格雷氏解剖學》(Gray's Anatomy)在1858年首次發行,是解剖界一部經典巨著,對日後解剖學影響深遠,亦是電視劇Grey's Anatomy靈感來源。

1985年9月,筆者入讀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臨床前第一年,開學第一星期已被安排進入解剖室,100位同學在往後一年,數十個教學日子中,都會進入解剖室為接近20位大體老師進行解剖。當年解剖界「聖經」就是Gray's Anatomy, 這本像枕頭一樣厚的解剖學巨著,主要用文字描述所有人體部位的三維關係,鮮有插圖。

當年是中大醫學院成立初期,為了滿足外來監管機構要求,對學生非常嚴格,那年一起入學的100位同窗,只有60多位順利完成課程並畢業,可想而知當時的尖子壓力有多大。要在考試中獲取最佳成績,就必須以文字描述解剖關係,Gray's Anatomy正是字字珠璣,但要牢記全本巨著,談何容易,有些同學為了增強信心,精心背誦,在同學前炫耀一番,自己常被嚇倒,不過其實3天之後,所背誦內容都會全部忘記,我自知無力背誦,只以解剖圖譜Atlas of Anatomy,加上從大體老師身上學習以了解器官的三維相互關係,懷着戰戰兢兢之心情參加考試,慶幸能順利過關,而背誦巨著的同學往往遇上滑鐵盧之役。

學習目的但求了解,死背又有何用?接近40年後的今天,當年解剖所學知識仍然在外科手術中大派用場。現今學習解剖學已依賴科技,三維解剖程式令學生更能確切明白解剖概念。

父母經常要求小朋友放下平板電腦,雖然看實體書確能令學生語言能力增加,但網上資訊如果得到適當誘導,亦是小朋友學習的好工具。隨着人工智能發展,如ChatGPT的程式可能是未來重要工具,就如當年互聯網取代書本一樣,如果好好利用,將會為人類帶來進步。

作者為外科專科醫生

[email protected]

 

[信健康] 科技促進醫學進步,醫生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