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9日
Riccardo Camanini的豬膀胱水管麵(Cacio e pepe en vessie)可說是本世紀最標誌性的菜品,不少食客亦是衝着這道菜遠道而來Lido 84。
原始慢煮概念
相信饕客對於法菜經典「膀胱雞」(Poularde en vessie)並不陌生(我也在這裏寫過巴黎三星名店Epicure的出品),而Riccardo正是石破天驚地把「膀胱雞」的原理變通用於烹煮Pasta!他把水管麵(Rigatoni)、綿羊奶芝士、黑椒、鹽塞入經過處理的豬膀胱中,然後注入氣體,令豬膀胱膨脹得像個氣球,棉繩綁緊,放入熱水中「烹煮」,以「隔山打牛」的原理,將膀胱裏的水管麵煮熟。
事實上,這是最原始慢煮概念,在慢煮器材盛行的今天,為何還要用豬膀胱那麼麻煩呢?撇除各種故事性,內臟的獨特香氣是其中關鍵,這也是Riccardo選擇用水管麵的原因:坑紋表面會把香氣和汁液吸收得更好。上桌時,員工會在客人面前拿起豬膀胱上下搖晃,讓裏頭的所有材料均勻結合,然後好像戳破氣球那樣把豬膀胱打開,露出水管麵。員工說,雖然步驟能標準化,但每隻豬膀胱的厚薄大小都有點不一樣,而烹煮過程無法查看內部狀況和試味,所以每次給客人裝盤後,都要留起一小份送回去廚房給大廚做品質鑑定。聽到這裏我叫了出來:「如果一個晚上有十桌客人點這一道菜,豈不是要吃十次?」而且每晚如是。員工笑着回答:「是啊!」有了招牌菜還得保持質素穩定,經典就這麼煉成。
我把上菜視頻發在社交媒體上,廣受關注,同時惹來詢問:這樣煮出來的Pasta好吃嗎?平心而論:口感上,比起平常的al dente還要硬一些──我就此問過好些意大利友人,他們覺得沒問題,於我而言就覺得還是軟一點比較好吃,這可能是文化口味上的差異。味道上則是符合預期,盡吸了綿羊奶芝士和豬膀胱的氣味,濃郁惹味。
Riccardo說,他從古羅馬食譜得到內臟用於Pasta烹飪的啟發,接着想到法菜的「膀胱雞」,靈機一觸着手做實驗,便有了這道菜式的誕生。
潑墨形式上桌
Riccardo的破格思維,幾乎寫完了他一整個Tasting Menu,以他所有的Pasta菜式為例:酵母意大利麵,以酵母獨特複雜的發酵氣味取代了芝士,配合其略帶脆身的口感,加上牛油在當中的催化,簡單而效果奇妙,味道很有記憶點。黑蒜Risotto,份量只有兩湯匙的飯,被他以「潑墨」形式上碟上桌,難免令人想起Massimo Bottura的簽名式風格,味道很不錯。(待續)
撰文:謝嫣薇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