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7月12日

李思齊教授、研究員文芊 中藥世家

夏日宜吃冬瓜

冬瓜,最適合夏季食用,為祛暑、祛濕、利尿之佳品。

冬瓜,產於夏季,是最適宜夏天食用的藥食兩用之佳品。夏季天氣酷熱,外出常被曬得又熱又燥,體內便易產生熱毒,許多人內熱加大量出汗後便喜歡喝冷飲,一不小心過量就會導致水濕凝滯、脾胃功能減弱。

此時用冬瓜做「解藥」,不僅消暑解熱、降火去燥,還兼利水滲濕。且夏季悶熱,冬瓜表皮上的白霜狀物,給人以涼爽的感覺,「冬」字亦給人以清涼的示意,故冬瓜確實是夏季消暑之佳品。

冬瓜是藥食兩用的常見蔬菜,其肉、皮、籽、瓤等均可入藥,可謂全身都是藥。冬瓜肉有利濕消腫、清熱解毒、下氣消痰之功,夏季常食可補充維生素,又兼利尿消腫,用冬瓜煮粥服食,是民間治療水腫常見方。冬瓜皮比冬瓜肉的消暑利濕功效更佳,是中藥常見的利尿劑,用於腎病引起的水腫,還可治療腳氣病和痱子等。冬瓜籽有清肺熱、利胸膈、去熱毒、生津液等作用,炒熟久服可益脾健胃、平肝明目。食用冬瓜時,收集瓜瓤鮮用,有清熱解毒、除脹祛濕、消暑止渴等功效,適用於熱病煩渴、消渴、水腫、淋證、癰腫等。

古人很早就以冬瓜入菜,如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魏晉時期的《廣雅.釋草》,均有冬瓜的記載。

民間俗諺有:「冬瓜入戶,不進藥舖。」冬瓜入藥也歷史悠久,南北朝時期著名醫學家陶弘景《名醫別錄》載:「冬瓜味甘,微寒……冬瓜利小便,治腹水腫脹。」清代名醫王士雄《隨息居飲食譜》載:「冬瓜清熱,養胃生津,滌穢治煩,消癰行水,治脹滿,瀉痢霍亂,解魚、酒等毒。」

歷代本草也有記載,均言冬瓜能治腫脹、消熱毒、利小便等。可見,古人早已知冬瓜屬性微寒,具有利水化濕的功效。

冬瓜營養價值極高,據營養學家測定,每500克冬瓜中含蛋白質1.5克、糖8克、粗纖維15克、鈣70毫克、磷4.5克,及大量微量元素、維生素C、維生素B等。

《本草綱目》載,冬瓜能益氣除煩,「欲得體瘦輕健者,則可常食之」,故冬瓜還常被作為一味減肥良藥而食用。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冬瓜中還含有丙醇二酸,是一種能有效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的化合物,可防止人體內脂肪堆積。且冬瓜不含脂肪,熱量不高,含糖量低,常食有減肥、降脂等功效,還是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的輔助食療蔬菜。

冬瓜雖好,但脾胃虛寒、易泄瀉者慎用,久病與陽虛肢冷者忌食。冬瓜不可生吃,可水煮、清燒、燜、燉、蒸、炒皆宜,但建議不要削皮,其皮的食療功效更佳。

筆者推薦「冬瓜荷葉飲」:冬瓜500克,荷葉1張,鹽適量。冬瓜洗淨切塊,荷葉洗淨切成條,放入砂鍋,加水適量。武火燒沸,改文火煮熬25分鐘,加鹽調味即可。此飲有消暑祛濕、清心除煩、宣肺止渴等功效。

作者專研宮廷秘方

 

[信健康] 夏季冬瓜宜入饌,食療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