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4月20日

毛羨寧 盡付笑談

倫敦錫克光明節

這個周末除了慶祝復活節,倫敦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更有印度錫克教「光明節」(Vaisakhi Festival)的慶典,由倫敦市長簡世德(Sadiq Khan)揭開序幕。而在較多印度人聚居的英國城市如伯明翰、萊斯特、和夫咸頓(Wolverhampton),也有兩三萬人上街慶祝。我的印度朋友都是移英第三四代,很少談及家庭所屬的教派是印度教(Hindu)、耆那教(Jain)、錫克教(Sikh),還是佛教,再要追溯宗教起源的話,便牽涉他們的祖籍究竟來自印度哪一個地方。除非大家很稔熟,否則這個話題就像盤問證人那樣複雜。

我們較為熟悉的印度節日是排燈節(Diwali),Vaisakhi則是錫克教曆中最神聖的日子。它是旁遮普(Punjab)農業地區的豐收節,讓人民向神獻上感謝,為來年繼續祈福;Sikh就是旁遮普語「信徒」的意思。這個節日亦標誌着錫克教領袖Guru Gobind Singh Ji於1699年建立Khasa團體,設立錫克教的基本價值觀和5K戒律:蓄髮鬚(kais)、加髮梳(kangha)、戴鐵手鐲(kara)、配短劍(kirpan)、着短裝kaccha)。倫敦的Vaisakhi節目較像文化交流活動,包括儀仗隊步行,唱出經典Deh Shiva Bar Mohe Hai讚美詩歌,廣場內有傳統kirtan音樂表演、主廚Manpreet Singh及Arbinder Singh預備的免費食品langar,還有很多家庭活動如頭巾綁紮的示範等。我想起沙田威爾斯醫院有一位榮休教授Dr.Panesar,外號為「包包頭」,我現在才發現他的裝束應該是因為錫克教緣故。他經常在學系的Journal Club向研究員作出提問,單刀直入,曾令博士生在台上哭,教授和同事也忌他幾分。我覺得他的分析很合理,有時候相約討論科學。我離職的時候,他還請我到牛排餐廳Ruby Tuesday(但他吃素!)。雖然信奉不同宗教,大家在這個節期慶祝各自的神,仍能做好朋友,互相尊重。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