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6日
我們都知道,血液中有紅血球,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為身體運輸氧份。在紅血球的組織中,具體擔當這個差使的成份物叫「血紅素」(Hemoglobin),又稱「血紅蛋白」。身體中,用以作建構的「磚瓦木石」是林林總總的蛋白質,進行各式各樣操作的基本單位也是蛋白質;血紅素屬後者。它把氧份從肺部輸送到身體所有其他器官組織的細胞中,再而將其釋放,以供應「製造能量」的首要物資;能量為身體提供「動力」。
紅血球的壽命,只有大約120天。之後,衰老了的紅血球破裂,其中的血紅素會被肝轉為膽紅素(Bilirubin)。所以,膽紅素是血紅素經過新陳代謝之後產生的「代謝物」。它也是人體中膽汁的主要色素,呈一種傾向紅褐的黃色。
膽汁並不來自膽。在脊椎動物中,肝細胞分泌膽汁,並將其存放在膽囊中。進食時,膽汁經膽管釋放進入小腸,幫助消化進食得來的脂肪。
中醫診斷病症之道,從「望聞問切」開始。如果「望」到眼白轉為淡黃,中醫斷之為肝熱、肝火的表徵。西醫也有利用眼睛去觀察病人的表徵。同樣「轉黃」的情況,西醫視之為「黃疸」(Jaundice)。黃疸又稱黃膽,是一種叫「黃病」的症狀,主要源自人體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增高,令皮膚、黏膜和眼球鞏膜等部分發黃。
中醫由黃色的眼白,相連到肝,其中有具科學性的底因。如上述,衰老了的紅血球破裂,其中的血紅素會被肝轉為膽紅素。後者繼而被貼上一個「葡萄糖醛酸酯」,以增加其水溶性,之後可以隨膽汁去到腸;在膽汁發揮其消化功能後,再恭送出體外。但若大量紅血球在短短的時間內破裂,肝細胞來不及在膽紅素貼上葡萄糖醛酸酯時,便會出現黃疸症。
為什麼會有大量紅血球短時間內破裂?原因之一,可以是由於寄生在紅血球內的瘧疾寄生蟲逼爆了紅血球,也可以是因為食物中的細菌,或不淨的空氣(其中含有來自汽車以至二手煙的廢氣)導致大量「氧化物」出現,傷害了紅血球。
有些嬰兒出生不久,也會出現黃疸症的表徵。其中原因之一是,母乳內一個叫「葡萄糖醛酸酯酶」(Glucuronidase)的生物催化劑(酶),把本來可以排出體外、水溶性的膽紅素,轉為「非水溶性」。於是,膽紅素在血中累積,以致滲出微絲血管,令皮膚轉黃。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