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0日
太極打完了,常順路走入柬埔寨人接手的小店。招牌仍是「億華」,卻是半句國粵語不懂。但我完全明白:收銀機旁新添的一盒盒是炸蠶蛹;蛋白質勁爆,年輕時淺嘗即肚瀉。形相更驚慄的,應是水曱甴,小時候香港街市見過。
他們很多泰國人熟客。設在羅馬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過地球人消費1900種食用昆蟲,上了25億人的食單,亞洲、中美洲、非洲。而泰國名列食昆蟲大國榜首:二百多種!面對世界人口自然資源與食物短缺,同一FAO機構,早在2013年,就把食用昆蟲視作永續、替代性動物性蛋白了。
人食蟲,天公地道。湖南衞視2021年度新劇,宣揚黨員奔赴湘西老大難窮鄉扶貧。這部《江山如此多嬌》,描述一種鄉民感恩送禮佳品:「桃花蟲」乾。
工業化食用昆蟲,也逐漸吸引西方國家。2018年,昆蟲這種「新型食品」,正式進入歐盟規範。一經批准,投入市場。6000噸昆蟲蛋白在歐盟生產,作為動物飼料。然則蟲兒上歐洲人飯桌呢?
根據「昆蟲生產工會」,人類可烹蟲、炸蟲、曬乾蟲、磨蟲粉、製蟲麵。可你要一個歐洲人全鬚全尾、連頭上觸角一併大快朵頤,畢竟存在巨大文化藩籬。然而抗拒也好,心動也罷,昆蟲作為一種新原料走入廚房,終究快成事實。2021年1月初,「歐盟準則健康批准證」,宣布「贊成」黃色麵粉蟲(Tenebrio molitor),成為食物原料。包括磨成粉狀、完整曬乾。看照片,黃澄澄、一節節似筍乾,毫不嚇人。何況它降膽固醇,比牛奶蛋白更易消化。
綠燈一開,9月後,創業公司新產品就可上架了。在此之前,人工飼養昆蟲餵人是禁止的——4年前開綠燈的,只是餵魚的金龜子、黑士兵蒼蠅。外國賣的蝗蟲蟋蟀穀物早餐餅乾,含有寬限出口的法國產原料。不過供應貓狗糧企業,已累積豐富經驗。小創業公司,可專做高端體育食品。
3月份,歐盟食物安全機構,贊同商用一種鞘翅目為基礎的產品,打開了人類消費蟲蟲「新食品」道路。遠眺2030年,昆蟲蛋白需求,將高達50萬噸。黃麵粉蟲蒸蛋、脆炸蟋蟀零食包、蝗蟲五穀早餐麥片……為什麼不呢?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