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7日
一個香港英超迷就算再熱血,家中安裝兩個收費電視,另加每年買幾件波衫和紀念品,每年花費都難超過1萬港元,除非你是年年飛一次英國睇波,那就另作別論。然而,原來在足球狂熱國家英國,國民平均每年捨得花近2萬港元睇波,真是不到你不服!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統計顯示,計算每季主、客場門票、購買波衫和各類產品等支出,每名英超死忠球迷的開支達到1888鎊,約2萬港元之多,合計13億鎊天文數字,比上季增加6.5%,誰還說體育對社會沒有經濟貢獻?當然,「死忠球迷」需要客觀定義,他們是需要睇足每場主場聯賽,客場也要至少隨隊5次或以上。
與2014/15球季比較,英超死忠球迷的開支大幅飆升3成,人工無升3成,睇波花費卻升3成,足以說明英國人真是愛足球。當然,支出上升的主因完全是同波飛持續向上有關,之不過,英國人與我們面對問題如出一轍,皆因當地收費電視的價格近年亦穩步上揚,5年來累積加價4成,跑贏主場門票整體升幅的14%。不得不提,受到球迷組織施壓,各隊近年的客場波飛價格,已經掉頭回落,吸引球迷隨隊征戰。
兵迷慘慘豬
英超球隊大部分的比賽日平均收入低於15%,已甚少依賴本土球迷的貢獻。如果以球隊作為分類,一如所料「出血」最多的支持者,繼續是阿仙奴成功衞冕,並以每年2238鎊支出獨佔鰲頭,與包尾大幡的阿士東維拉,相差超過630鎊,球迷之間的消費力差距不小。
令人意外的是,排名次席的不是傳統豪門,而是位於東北部的喜鵲紐卡素。喜鵲的地理位置欠佳,故此球迷的交通費支出最高,拉高了整體數字,而第3和第4位是同在倫敦的熱刺和車路士。
商業足球在全球化帶動下,各隊需要想辦法壓抑門票價格上升,避免觸動本地球迷情緒,今季需要打護級戰的愛華頓最積極,早於2016/17球季推出11至17歲未成年人士季票特惠,平均每場低見8鎊,相信有助拉低球迷的平均年齡。可是,商人始終是利字當頭,短期內的減價空間實在不大,因為上季有19隊的入座率超過9成(沒計算季中搬入新主場的熱刺),其中7隊達99%或以上,除了傳統豪門曼聯、利物浦等之外,李斯特城和白禮頓是令人意外的名字。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