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8日
記得第一次看金庸的《倚天屠龍記》時,最遺憾的便是小昭為救張無忌等人,被迫離開中原,回到波斯(今天的伊朗)當聖女教主,從此對波斯的拜火教(正稱為祅教或瑣羅亞斯德教)留下壞印象。
但《倚天屠龍記》時代背景是元末明初的公元十四世紀,而事實上,早在公元七世紀時,阿拉伯人把伊斯蘭教引入波斯後,絕大部分波斯人都改信伊斯蘭教,極小部分仍然篤信祅教的信徒,有的移居印度,有的遷入深山,人數和勢力大減,所以,絕不可能會像《倚天屠龍記》描述,大搖大擺來中原,小說始終是小說。
雖然祅教在七世紀後式微,但時至今日,仍然有數十萬信徒,主要遍布印度及伊朗、伊拉克、敍利亞等地,而香港也有數百名教徒。
看到十字架、聖母及基督像,我們知道耶教;看到釋迦像,是佛教;看到黃大仙道祖像,是道教;看到向西的回教寺,是伊斯蘭教。那麼,如何得知哪是祅教會址?簡單了,只要在大門前看到一個「完美的男人」(或「完美的人」)雕塑便是了。
「完美的男人」的正確名稱是法拉瓦哈(Faravahar),法拉瓦哈本意是人與生俱來便已擁有,是神最精髓最完美的一部分。如此精髓,要如何表現?法拉瓦哈是一個男性形象,他側站着,右手持小圓環,右手手掌向前,兩邊有一對有三層羽毛的長翼,身體中間有一個大圓環,下身不是腳而是像鳥兒的身體。
古波斯位處中東諸國間,當然受到其他國家的文化影響,在創造法拉瓦哈時也不例外。學者認為法拉瓦哈的半人半禽像,很有可能參考了亞述的雕塑;而法拉瓦哈的長翼很可能來自古埃及帶着翅膀的太陽標誌的荷魯斯形象。
超越宗教 超越時間
法拉瓦哈每一個部位都有不同的象徵意義,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右手了,右手手掌向前並微微向上,是祅教徒對他們的神祇顯示敬拜之意,所以,在所有七世紀前的古波斯圖畫及雕塑中,都可以看到許多人物做出這個手勢。
法拉瓦哈左手持金環,代表要信守承諾;三層羽翼代表信徒要有好的思想、好的語言、好的行為。至於身體中間的圓環就最能夠代表祅教的中心思想和宇宙觀。祅教認為萬事萬物都在圓形的路徑上循環行走,任何人、事、物都會返回其初始位置。所以,如果我們做好事,就會得到好的回報;如果我們做壞事,便會得到壞的結果。
由古波斯到伊朗,經歷了數千年,朝代變,版圖變,宗教變,一切一切都改變,但只有法拉瓦哈不變,在公元前的皇陵遺蹟中,大家可以看到法拉瓦哈;在祅教的教址可以找到法拉瓦哈;至近代的巴列維王朝,亦以它為國家標誌,法拉瓦哈雖然是宗教標誌,但它超越了宗教,也超越了時間。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舊時代過去 新時代來臨 |
上一篇: | 畫孤獨故事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