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5月16日

陳心遙 視線所及

關於粵語嘅謠言下篇

同人解釋粵語點解要保留落嚟,唔一定要喺歷史度搵答案,更加唔好搵錯嘅答案。例如話唐詩宋詞係用粵語寫出嚟,呢個絕對係謬誤嚟,以前冇電子媒介、冇錄音機、中文又唔係拼音文字,發音已歷千變萬化,而且各地不一;好似《尋秦記》咁現代人穿越返去秦漢唐宋都唔可能溝通到㗎。粵語同埋好多南方嘅方言,其實係保留咗中古語音嘅特徵,例如入聲,加上字滙相通,只可以話用粵語誦讀一定比普通話有韻味,也合平仄格律。

另一個傳遍天下嘅謬誤係話:當年粵語係喺全國決定共同語嘅投票入面,以一票之差輸咗畀普通話,仲話呢票係廣東人孫中山投嘅㖭。事實係喺清末到民國初年,無論政府定知識分子,都覺到要成為現代世界嘅民族國家,一定要改革語言,其中一項就係統一全國發音。

其實清末已經制定法案以北京話做國語,到民國初年,教育總長蔡元培邀請曾留學歐洲嘅吳敬恆,召開「讀音統一會」,徵集咗全國各省熟悉字音嘅專家,一人一票,逐粒字投票,會議中有好多爭拗,最後一個月通過六千五百幾個字嘅標準音,史稱為「舊國音」。個會入面廣東代表係少數,唔可能以粵語凌駕其他方言。

當時各方已有共識「以北京音為主,兼顧南北」。嗰陣仲保留住入聲。之後又有北京音同國音嘅爭議、同埋以「國音京調」為圭臬作改革,到咗二十年代正式宣布以北京讀音做全國標準發音,是為「新國音」;大抵同今日嘅普通話相同。由此可見,所謂廣東話差啲成為國語之說,純屬子虛烏有。網上仲有流傳中國其他方言差啲成為國語嘅版本,全部都係謠言;背後,可能代表有人喺普通話強勢嘅情況下,保留母語同埋自己文化嘅心情。

統一語音嘅運動,有中國嗰陣嘅現實需要,例如列強環伺,要盡快確立民族意志;人多地大、語音紛亂,亦有礙提升教育水平同科學進步等等,簡化字嘅改革亦係有同樣背景。當時大概冇人估到而家有咁多渠道可以瞬間將概念同思想傳遍千里,好多人都唔需要執筆寫字,教育水平提高,每個人都可以好好咁學習同運用兩種甚至更多嘅語言。

即使喺同一個國家,都可以容納唔同文化百花齊放;更何況語言嘅活力,本來就係植根於人嘅日常生活,而各地所謂「方言」,正係保存所有文化細節嘅載體嚟。愛我中華文明嘅朋友會知道:一棵只有主幹冇開枝散葉嘅大樹,難成巨蔭。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