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8日
「Pura Vida」,英語是「Pure Life」,對於許多哥斯達黎加以外的人來說,對「純粹生活」根本摸不着頭腦。這一典型的哥斯達黎加短語意味着「享受生活」或者「接受逆境」,它是關於和平、簡樸的生活,並欣賞大自然、家庭及家人。當地人是永遠樂觀「Eternal Optimism」,這個詞意味着無論你現在處於什麼樣的境況,不論你的生命中擁有多或少,也許其他人的生活更糟,你的處境並不是那麼壞。生命短暫,所以開始「Pura Vida」式的生活,That is life!
非常有趣的是,這種生活哲學來自於一個相對較落後的國家。哥斯達黎加有超過21%的家庭生活在貧困中,然而他們是善良的,有很強的社區意識,這與現今已發展社會的分裂形成了強烈對比。在政治對立面的朋友和家人不再說話,公民在街道上進行抗議,只有極少的人會傾聽他人的話語或欣賞不同的意見。我們在社會上可以運用適當的「Pura Vida」態度,來改善矛盾,面對生活。
快樂的夢
筆者在上次的文章〈「行政長官」你快樂嗎?〉(刊於2017年1月21日)中介紹過快樂指數最高的哥本哈根,寫到丹麥語所特有的一個詞「Hygge」, 意思是享受溫馨、愜意的時光。今天特首選舉在即,把快樂的GREAT DREAM重寫,即:
Giving(助弱扶貧)
Relating(部門合作)
Exercising(積極激勵)
Awareness(熱情聆聽)
Trying out(大膽嘗試)
Direction(路線目標)
Resilience(抗逆減壓)
Emotions(興奮樂觀)
Acceptance(接受改變)
Meaning(滿足喜悅)
不論是丹麥詞語「Hygge」或者哥斯達黎加短語「Pura Vida」,其中折射出的是一種簡單、輕鬆的生活態度。這種態度遇到強烈的挑戰,特首選舉候選人談「休養生息」也備受批評。在經濟掛帥的資本主義下,香港可以學習一點丹麥的「社會主義」及哥斯達黎加的「互助關愛」嗎?
快樂與健康:
1.快樂能夠保護心臟──愛和快樂源於「心」, 而且對心臟有益處。
一項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在一天內超過30次記錄他們的快樂程度,3年後再進行隨訪,結果顯示那些原本快樂的人有較低的心律和血壓值。另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邀請了近2000名參與者,去討論他們工作中的憤怒和壓力,觀測者根據他們的積極情緒,如喜悅、快樂、幸福、熱情和滿足感等,來將他們分為1至5等級。10年後,回訪時發現當時評價更快樂的人患冠心病的機率較低,積極情緒每增加一級,其風險降低22%。
2.快樂能夠增強免疫系統──一個脾氣暴躁的人會多生病嗎?
擁有積極情緒的人更不易生病,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更加活躍,更能抵禦入侵的病菌。暴露於感冒病毒中的人,研究人員評估其9種積極情緒,若擁有更多積極情緒,如感覺精力充沛、高興、平靜等,那麼他們患上感冒的機率更低。同樣,在注射乙肝疫苗後,擁有9種積極情緒的人,其身體產生的疫苗抗體,較低積極情緒的人多近2倍。
延長壽命
3.快樂可以抵抗壓力──壓力引起我們體內激素和血壓的變化。
最快樂的參與者比最不快樂的參與者的壓力皮質醇激素低23%,而凝血蛋白會在壓力後增加12倍。在經歷有壓力的考試後,血壓與心率會增加,但積極自信的人會較快恢復。
4.快樂的人更少有疼痛──不快樂是痛苦的。
有更多積極情緒的人,其身體的負面症狀(如肌肉勞損、頭暈、胃部灼熱感)也較低。同時,研究顯示,受關節炎和慢性疼痛困擾的女性,若其正面感情(興趣、熱情、激勵)評分較高,則實驗3個月後其疼痛感增加的機會也較低。
5.快樂可抵抗疾病和身體障礙──快樂可改善長期疾病情況。
一項研究顯示,對自己的生活滿意度低的人比滿意度高的人患上長期疾患的機率高1.5倍。回顧調查也發現,乳癌患者患病前比沒有患病者有更多不快樂和悲觀情緒。人老後,身體變得虛弱,特別是在力度、耐力和平衡方面。而那些擁有較高自尊心、有盼望、快樂和享受的人,其變虛弱的速度較慢,並更少患上中風。
6.快樂能夠延長壽命
一項長期研究發現,修女的壽命與其入修道院時的情緒有關,若入修道院前感受到愛、滿足、感激和快樂,其壽命比沒有積極情緒的人長7至10年。快樂、滿足和興奮的人在5年內死亡的可能性比負面的人低35%。若對生活的滿意度高,其死亡的機率亦較低。
快樂與健康是相互影響的,可否個人、家庭與社會共享呢?我們可共創GREAT DREAM嗎?
撰文:黃譚智媛醫生
香港大學醫學院榮譽教授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