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月7日

孔永樂

先修路 後建屋

房屋問題一直是香港最深層次的社會問題。回歸後,董建華任期提出的「十年建屋計劃」遇上金融風暴危機,建屋大計最終頓成泡影。曾蔭權時期停建居屋及暫停造地,間接令樓價上升而無助解決市民居住的問題。梁振英在任期內差不多每年都視房屋政策為「重中之重」,但仍難以解決此深層次矛盾。特首林鄭月娥上任推出多個房屋新政,其中一個是「過渡性房屋計劃」,希望以改建及建造組合屋等快捷方式,為基層的市民解決居住困境。

在房屋政策上,回歸後歷屆政府的重點愈來愈傾向「覓地建房」,似乎逐漸忽略人口急增下衍生的交通問題。政府在欠缺周詳計劃下於各區興建過渡性房屋,最終對市民的居住、就業及日常生活方式帶來深遠的影響。

「過渡性房屋計劃」雖是短期措施,但市民的居住與社會經濟發展是長遠的規劃。香港人口密度比例高,更需要完善的交通網絡,連貫住宅與工作、醫療、學校及購物等地方。理想地看,社區住宅的旁邊都有便利的交通工具選擇,不然市民遷居後換來代價不菲的交通時間及費用,不少新居民可能長期坐困「孤島」,造成更多社會問題。

建過渡性房屋 宜規劃交通配套

根據運輸署的最新數據【表】,鐵路與巴士是香港市民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可見政府興建新房屋時,只要地點鄰近鐵路及公共巴士線,市民便能透過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出入其他地區。不過,現時「過渡性房屋計劃」的建議選地偏僻,附近的地區亦欠缺整體規劃。例如有發展商向非牟利機構借出大埔黃魚灘村農地以興建過渡性房屋,計劃中每層有20個單位,合共1800個單位讓合資格的人士入住。

黃魚灘村處於大埔偏郊地區,交通非常不便。早於2013年,有代表已在大埔區議會提出擴闊黃魚灘村、李屋村及詹屋村等地的路口,從而改善當區交通。附近行人路的水浸問題一直嚴重,如未有檢討及開闢新道路的情況下興建「過渡性房屋」單位,將會對當區交通、排水及環境衞生等都造成壓力。

數年前,當慈山寺觀音像及船灣的三宮廟成為旅遊新景區時,附近的路口經常停泊大型旅遊巴,對區內村民造成不便。筆者不反對興建「過渡性房屋」,但政府應在建屋前規劃好交通配套,應對區內預計新增的居住人口。

城市發展與交通是密不可分。1972年,前港督麥理浩宣布「十年建屋計劃」,最終落成租住的公屋單位高達17萬個,供住戶購買的「居者有其屋」單位達2萬多個。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新落成的公屋單位遍布於鄉郊的衞星城市,如建屋欠缺交通配套,衞星城市也難以持續發展。

1970年代,前港督麥理浩決定興建大埔、沙田、元朗等新市鎮。但早於1967年,港英政府已開通獅子山隧道,連接九龍半島與新界地區。1972年海底隧道建成後連貫港島區與九龍半島,間接令新界東居民更方便及快捷地到達港島區。一號及二號幹線的通車,以及現代化的九廣鐵路,亦令新市鎮發展更為完善。由此可見,建屋大計需要周詳的交通網絡配合。

現時,香港規劃交通網絡的條件理應比上世紀六十年代更為成熟。香港的財政資源比過去充裕,本地高學歷的技術人才亦愈來愈多,只要具備良好的發展藍圖,香港住屋及交通設計應該比上世紀的更好。二十一世紀下,不少先進國家及地區都以智慧城市(smart cities)方式興建新住宅地區。例如政府運用大數據方式追蹤及顯示各區的交通流量,根據地理及道路使用情況有效地改善街道及增設交通系統。另一方面,傳統市郊的道路難以在短時間內拓展,我們需要創新方法增加公共交通的種類,減低因人口急增而對交通帶來的沉重壓力。

最近,德國一間創科企業公布將與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和新加坡民航局合作,於未來3年內推出「空中的士」服務。香港市郊地區相對較空曠,或許也適合「空中的士」作為新界郊區的交通工具。昔日,電氣化火車、輕鐵及公共小巴等交通工具對城市的發展帶來嶄新變化,香港在電子數碼化的時代應有更多元的交通工具及網絡。

試想像,香港郊野公園邊陲地方可以考慮利用環保的5G電動無人車接送市民到鄰近巴士總站。只要規劃得宜,不少地方能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小社區,將日照、陰影、風向、噪音等條件納入設計準則,並將植樹覆蓋到樓宇建築、街道、停車場等,由交通的規劃及房屋的興建都體現環保理念,這比「過渡性房屋」或興建「插針樓」的概念更為理想。

總括而言,香港資源充裕,人才不缺,只要特區政府能夠運用新科技及相關人才,以一個完善的交通網絡配合建屋發展,香港的房屋政策是能夠讓市民安居樂業,香港亦有條件成為世界著名的宜居城市。

孔永樂  城市智庫成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