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3月26日

孔永樂

探索香港立法會的改革之路

全國人大會議已通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當中立法會議席將由目前的70席大增至90席。這將是香港回歸以來議會制度的大規模改革,一些細節如立法會的組成及遴選機制都值得深入討論,確保改革後的議會能有效地運作。

回歸後的立法會經常出現亂象,改革是必然的過程。回歸前,立法局組成及產生方法也曾經歷過多次重大變革,以配合香港社會發展。殖民地初期,立法局主席及議員合共只有4人,之後才逐步增至1947年的16人,但長時間仍由港督委任的官守議員組成。

二次大戰後,前港督楊慕琦曾提出改革立法局,推選非官方議員進入,但方案最終遭到否決。直到麥理浩於七十年代上任後,立法局開始重大改革。立法局成員由六十年代的26人增至八十年代的50人,立法局自此由單一委任演變成多元格局,華人比例不斷提高。

1985年,立法局舉行第一次選舉,由選舉團及功能界別各選出12個議席,其餘33個議席由官方議員及非官方議員委任擔任。直至九十年代末代港督彭定康將立法局的組成及產生方法再次大幅修改,令人誤以為香港是一個獨立於國家體系的自治地區。

難為香港「民主」感自豪

從香港過去短暫的議會歷史看,無論是殖民地初期的全部委任制度,抑或回歸後取消選舉委員會的選舉制度,兩者都未如理想。委任制度長期由港督委任,沒有一位是香港市民選出來的。而近年來擴大了民主成份的立法會選舉,透過直選產生的議員卻逐漸形成香港社會的撕裂及二元對立,並觸及國家安全的領域。立法會選舉的改革盡量希望能將過去呈現的問題全面修正。

香港的政制發展,不僅是香港民主化的進程,而且關係到中央和香港特區的關係,延伸至國家主權、國家安全及中央政府的權力。這與昔日英國政府與香港殖民地的關係有異曲同工之處,是次香港立法會的改革也是在此政治基礎上進行。不少人或對香港的「民主化」倒退感到無奈惋惜,但過去數年看到象徵民主殿堂的立法會淪為鬧劇地方,我們也難以為香港的「民主」感到自豪。

現實裏,以「一人一票」的投票方式不一定能遴選出眾望所歸的有能之士。過去,港英時代的立法局也孕育不少卓越人才。1976年,曾任九巴售票員的王霖先生因熱心公共服務,獲港督麥理浩爵士推薦成為立法局議員,成為首名「草根」議員。王霖更是第一位在立法局只用中文發言的議員,為基層人士在議會內發聲。1965年,出生於越南的李曹秀群博士獲委任成為首位立法局非官守女性議員,任內積極推動香港的婦女權益。

若然在回歸後的香港政治選舉制度,毫無強大政黨背景的王霖先生及非中國出生的李曹秀群博士不一定能在香港獨特的政治生態下取得議席,但兩者都曾為香港作出重大貢獻,在議會內提出基層及女性的聲音。反而,香港回歸後的立法會在民主化下的選舉,勝出的代表令議會內只剩下泛民或建制的兩種聲音。回歸後的立法會甚少有「第三條道路」或中間派別,更欠缺王霖及李曹秀群博士這類型的人才。這對香港的議會政治發展並不是好事。

現時,有消息指出立法會分區直選的議席會減至20席,功能組別為30席,選舉委員會則會佔40席,當中選舉委員會將產生較大比例的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則從1200名成員增加至1500名成員,我們應該思考增加哪些新成員,從而令選舉委員會更具廣泛代表性。選舉委員會的組成仍是未知數,當中或會包括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代表。選舉委員會應該擴展至香港社會更多不同類型的人士,讓他們有正式的渠道及方式為香港社會貢獻服務。

筆者認為,選舉委員會應包括香港少數族裔代表。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香港大約有584383人報稱為非華裔人士,這類人士佔香港人口的8%。然而,在選舉委員會一直沒有少數族裔界別。

選委會可增設少數族裔界別

不少非華裔人士出生於香港,並長期在此生活及接受教育。是次選舉制度改革,選舉委員會或可考慮增加此界別,接受香港少數族裔組織的提名及推薦,從而令選舉委員會更能反映香港國際化社會的多元格局。此外,消防、海關及入境處等紀律部隊每日為香港市民服務,但原來在選舉委員會中卻欠缺席位。選舉委員會第三界別的勞工、社會服務、宗教界別的組成或也需要考慮調整。

進一步看,現有選舉委員會中個別界別的投票機制也值得考慮修改。例如,在高等教育界別中,個別組織曾以「名單」形式推薦候選人,最終變成選擇政治名單的效果,這失去了當初希望包含高等教育專業不同意見的原意。現實裏,現行方式可以演變成由少數大學的高知名度學者全部包攬,這不利全面反映業界聲音。筆者認為,高等教育界別的30席,一半(15席)可以繼續現行個人投票方式,另外15席則由香港所有公立及私立大學的校務委員會按程序推薦若干人選。當中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因規模較大,議席比例可以較高。畢竟校委會比個別教職員對香港高等教育的發展或持不同的看法,此方式也確保高等教育界別能均衡地包括所有主要院校的代表。

選舉委員會的其他界別也值得深入討論。在完善選舉制度下,我們需要思考未來怎樣的設計會更有助於改善香港政治人才的議政水平及維持香港的政治穩定,同時要令更多志能之士進入立法會議政廳為香港社會作出貢獻。

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