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2月21日

埃利安

避免美國疫情陷入惡性循環

全世界都對第一批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的到來感到興奮,但我們的前路依然坎坷──特別是美國。這個國家可能正在步入一個可怕的境地:公共衞生、經濟、政策和居民行為,這四個領域中任何一個的倒退,將讓其他三個領域的情況進一步惡化。在未來幾周,這些領域可能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一旦這種惡性循環出現,即使疫苗即將面世,許多人的生活和生計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幸運的是,通過個人努力和集體行動,美國不僅能夠制止這一趨勢,還能將其轉變為良性循環。然而,各方需要作出一系列持續的努力,而不是簡單地重複那些權宜之策。

儘管各州已逐步實施了限制性措施,但美國目前的入院和死亡潮不太可能以持久方式消退。然而,比起認清這些措施的重要性和不足之處,太多美國人更傾向於錯誤地得出結論:限制性措施除了能暫時地阻斷病毒傳播,發揮的作用不大。

美國應對公共衞生挑戰不力,同時,國內經濟已逐漸疲軟。最近,每周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正持續增加;這證實了勞動力市場和整體經濟的復甦正在失去動力。更微觀的每日經濟活動指標(如流動性、飯店預訂和網絡搜索)進一步支持了該觀點。

更為全面的12月份就業報告將在1月初發布。愈來愈多的經濟學家認為,這一報告可能會顯示出就業機會的減少。我們開始擔心美國遲早將面臨二次探底的威脅,類似於歐洲可能已在經歷的那種。

聯儲局徒有「推弦」策略

第三個值得關注的領域是美國對經濟危機的整體政策反應;美國的政策反應不僅失衡,還捉襟見肘。確實,貨幣政策已火力全開;聯儲局在12月15日至16日的政策會議上允諾採取更多措施以支持經濟復甦。但在長期經濟發展方面,世界上最強大的中央銀行實際上一直都在實施「推弦」策略(pushing on a string)。

聯儲局採取的措施幾乎沒有解決任何結構性的阻礙,以促進短期或長期經濟的全面可持續增長。同時,充裕且可預測的流動性注入拉大了大資本投資者和普通投資者的差距,加劇了財富不平等,並鼓勵過度冒險,威脅了未來的金融穩定。

全面的財政方案和有利於增長的結構性改革是可行的對策,但到目前為止仍未實施。國會經過艱苦談判而產生的經濟救助措施都將不夠有力、範圍狹窄且無法及時填補可能扼殺美國經濟活力的漏洞。

公共衞生、經濟狀況和經濟政策問題這三重困擾,加劇了不合理的居民行為。由於美國政府無力控制2019冠狀病毒病新一輪的爆發,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必將進一步減弱,健康行為指南的推廣也將受到影響。限制性措施的增加會使許多家庭不可避免地承擔更重的短期經濟壓力,且有可能降低消費意願,削弱消費這一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在全球經濟都無力承受這種疲軟之際,財政轉移的延遲加劇了美國消費和投資的風險。

不難看出這些因素的組合是如何引發負面反饋機制的:任何一個領域的惡化會導致其他三個領域的進一步惡化。經濟學家稱這是逆向多重均衡:一組糟糕的結果會使下一組結果更糟糕。好消息是,這種趨勢可以被阻斷,變成有利的多重均衡。

要做到這一點,美國需要在四個領域同時作出努力。首先,美國需要更好地針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進行「池檢測」(pool testing),及時追蹤並重點隔離感染者。同時,美國還需要形成一個能夠建立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的經濟體系,同時對該體系採取限制,使之與泡沫經濟、日益投機的金融市場脫鈎。

第三個關鍵點是採取更加平衡的政策,補充必要的救濟措施,採取措施應對供需動態不斷下降的壓力。這些措施應包括對基礎設施進行現代化和擴建、增加勞動力技能獲取能力、應對缺乏競爭導致的企業集中、改善安全網以及增強有效的再分配機制。最後,倡導更負責任的居民行為,特別是嚴格遵守社交距離、洗手和戴口罩,可以限制病毒的傳播。

風險重大惟應可以規避

在期待大範圍接種有效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時,我們決不能忽視眼前的險阻。如果不採取有力而持續的措施將惡性循環變成良性循環,美國的死亡人數勢將還會進一步增加,美國的經濟復甦也可能變得緩慢、局部和不全面──這一風險重大,而且本可以規避。

安聯首席經濟顧問,最近著有The Only Game in Town: Central Banks, Instability, and Avoiding the Next Collapse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0.

www.project-syndicate.org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