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5日
政府統計處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正向特區政府發出了一個警號。香港於2020年中的人口臨時統計數據顯示,現時的香港人口為7509200人,相較2019年中增多1200人。人口增加的統計包含了三個要素:(i)死亡數目(ii)出生數目(iii)香港居民淨遷移(即流入減流出)。
香港的出生人口為49500人,而死亡數字則為48900人,即香港的人口自然增長數字為600人(出生減死亡)。如生育率持續低迷,死亡數字於下個年度或不久的將來就大有機會超越出生數目。意味着香港將會像2000年的日本,步入人口減少(depopulation)的階段。
面對雙重打擊
由於持續的社會運動,以及新冠肺炎肆虐,2019年持有單程證來港的數目為22100人,相較去年的44400人,減少了多於百分之五十,亦是歷史最低點。此外,香港居民淨遷移流出的數目增加至20900人,相減後,香港居民淨遷移人口多1200人,因此今年人口數目合共增加了1800人。
從數據分析,本港正面對一個雙重的打擊,不但人口迅速老化,還有人才流出的挑戰。這個現象對香港既不利,又會帶來長久深遠的影響。現時香港正處於人口老化,65歲或以上的人口佔整體人口百分之十八,雖然他們的健康及財富都比早世代的長者為佳,但是他們大多屬於非經濟活動從事者。儘管如此,由於香港生活指數較高,要維持有質素的退休生活水平就相對困難。新冠肺炎肆虐期間,為數不少的死亡人士都是安老院居住的長者,也顯示出社會中弱勢社群實在需要額外的援助。當前要正視安老院居住空間的不足,並要提升看護的質素,以便妥善照顧身體虛弱的長者。
另外,對於人才流失的問題,就非常適合應用著名的人口推拉理論(Push and Pull Theory)。簡單而言,雖然在本港訂立國家安全法有其必要性,但亦為香港居民造成了不少憂慮。而這份憂慮並非因擔心自己會誤墮法網而產生,而是憂慮香港成功的基石,如法治、司法獨立以及言論自由會慢慢消失。希望政府能夠小心處理國安法怎樣在香港實施和落實,以釋除市民的顧慮。
去年社會運動連月所發生的事情,流血衝突,大肆破壞,警察和示威者都處於一個非常難堪的處境,其實雙方都是認為履行責任,守護這個深愛的城市。在近日的一宗法院案件中,該案件的法官譴責了警察對被告作出了無理控告;另一方面,也有示威者需要接受法律的制裁。然而,我仍然深信大部分的警察與香港市民都是良好市民。只可惜,當前實在是一個複雜的政治環境,再者,香港政府沒有恰當地妥善處理整個狀況,造成了混亂和紛爭,實在令人心碎。香港毫無疑問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一點我們需要充分認同,可是,維持香港身份的獨特性、司法獨立,和清廉有效的政府也非常重要。如果香港只是單單成為內地的另一個城市,對國家及香港的長遠發展,都會嚴重削弱其意義和價值。
設法增競爭力
預料來年的移民人數亦會持續上升,這個現象正敲醒香港政府,需要設法維持競爭力,以保留原有的專才,並吸納更加多專才遷入;而年輕的專才亦是其他國家有意吸納的人才,香港更要設法增加競爭力。
面對國安法的實施,有國家放寬了香港人移民的條件,無疑會使移民人數增加,同時,香港人口遷入人數減少的問題相對就更嚴重。而對新的情況,香港政府對維持自身的競爭力實在需要不遺餘力,既要保留原有的專才,又要設法吸引更加多的專才遷入。整體而言,若淨流出的遷移居民質素高於留港人士,香港的競爭性只會不斷被蠶食。
香港的將來需要年輕人,而年輕人也是香港的將來。任何負責任的政府都應該致力培育下一代,給予他們合適的教育、技術的培訓,以及提供不同的機會讓他們從中成長。為了香港的未來,絕對不容忽視年輕人的需要,政府須主動制定策略吸引他們留港發展。
保留專才與吸納人才無疑就是香港的生存之道,政府在制定政策的同時,亦需要樹立同理心,學習聆聽不同的聲音與政見,以改善香港的管治表現。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綿裏藏針 |
上一篇: | 泛民本土連場舌戰左右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