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7日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布向香港700多萬居民派發一萬元。一般市民對此派糖措施似乎都受落。
這個涉及約700億元的開支,目的是希望刺激本地經濟及減輕市民在疫情中的額外生活負擔,市民的確花了不少金錢用在口罩及其他清潔用品上。
這次派錢只限於永久居民,不論他們是否在港居住,而那些在港居留未滿7年的新移民則無法受惠。預計無法受惠的有30萬人,這些居民和永久居民同樣承受疫情打擊,理應是這項措施需要幫助的人,為何他們卻一點福利都沒有?相反地,有估計約60萬居留在海外的香港永久居民,不受疫情影響還可以享有福利,似乎說不通。
政府過去10年沒改進
財政司司長的解釋是政府沒有系統識別居留在香港的居民,但政府可透過本地居民出入境的紀錄和申報。現時領取長者綜援也有留港居住的時限。政府在2011年派發6000元時亦用了同樣的理由,沒有作出任何篩選,當局估計當時付出60多億元的支出。很不幸,政府在過去10年都沒有任何改進。
失望的是,政府沒有嘗試努力去改善問題。我們一直討論智慧城市的發展,連這些基本人口數據都欠奉,實在難以理解。我們需要一個有能力處理和懂得利用數據的政府。
香港在疫情當下面對經濟發展的挑戰,同樣是香港全民共同面對的問題。政府不只把錢花在身處海外無受到疫情影響的人身上,反而忽略那些處於掙扎中的本港居民?本地外傭相信都因疫情增加了不少工作,包括額外清潔,僱主減少出外用膳加添日常膳食工作等等,對疫情也有付出,為什麼他們不可以分享這次的資助。
香港1200億元的預算案未能給香港居民帶來新憧憬。我們的年輕人關心改善生活素質,卻一直都買不起房屋,以及爭取合理的就業條件。我們未有提供足夠的機會發展、生活技能和未來就業訓練給他們。政府資助的大學限額停留在1.6萬名額,縱使仍有許多符合資格但卻未能成功考取入讀。在英國、澳洲、加拿大和美國就讀的香港學生,他們將來極大可能會選擇居留環境較優越的海外。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試圖將香港打造成一個創新科技中心,尤其是在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及金融科技方面。相較之下,我們的科技能力尚淺。我們的大學每年教育超過600個研究生,但政府和私人機構卻沒有好好把握良機創造更多的博士後研究訓練和工作機會來挽留人才。大部分博士生都選擇到海外尋找就業機會,我們又再一度錯失人才。政府有意將香港發展成為知識中心,可是卻無有效的計劃訓練員工提升才能和技能。
不需糖果要苦口良藥
我們有幸擁有一萬億元的財政儲備,政府應曉得如何善用,是時候為市民注入新動力和希望,製造機會,提供適當訓練和再訓練來維持我們人口的競爭力。年輕一輩享有更多的機會入讀大學,提升技能。對於在職的,可增加薪金尤其是合約僱員及提供優質的訓練配套,提升就業人口的能力及素質。
香港過去兩年的淨移民數為負值,離港的人數超過移民來港的。香港想要通過移民改善人口素質卻打了敗仗。我們不需要糖果,派錢或許能滿足各政治黨派,但只有短暫效應。我們需要的是苦口良藥,恢復香港的競爭力,以及有能力的政府領導本港回復正軌。
葉兆輝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有趣的課室設計 |
上一篇: | 中美媒體戰 新聞自由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