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0月7日

龍子維

警察國家時代退守鄉村的戰略意義

香港整個城市的管治已經進入「警察國家」的時代,一整個夏天我們所失去的,包括組織集會的自由、選擇衣裳顏色的自由、在假期逛商場和出入港鐵站的自由,以至是晚上落街食叉燒飯和買生理鹽水戴口罩的自由,只要警察,或是疑似警察而沒有身份識別只有一身配備的武裝人員懷疑你、或者單純是不爽你的存在,便可以肆意盤問你、恐嚇你、打你、剝奪你身體的尊嚴拘捕你,甚至可以開槍直射學生的胸膛……

每日在熒光幕上的滿口謊言,對照於日常警察無孔不入、武力鎮壓的荒謬,固然有很多人奮起反抗,但可能更多是如筆者般的無能之輩,假裝可以仍然如常生活,明知是謊言仍然甘之如飴。哈維爾筆下的賣菜大叔在店舖櫥窗掛起「全世界工人階級聯合起來!」標語的場景,遂每日都在香港即場放映。

就在我們全力以赴走在運動前沿的時候,世界的運作並沒有因而停轉。土地共享計劃陰霾不散,林鄭月娥9月25日在《紐約時報》的文章,明確地向世界闡述她的「治港藍圖」,她處理經濟逆周期的手法,就是繼續投放數以百億計的錢在各樣的基建項目之上;9月30日《信報》持續智庫的文章,繼續鼓吹以「兌換證」令囤積的農地可以發展私人物業,難怪即使建制政黨也會吹風倡議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地,這種轉換農地產為房地產的魔法,的確可以令某些人對特區政府「充滿期盼」!

一直以來香港人都是重城而輕鄉,即使是區議會選舉一眾素人挑戰白區,敢走入鄉郊的還是寥寥無幾。一般人對鄉村的印象,都是落後、無知、固執、愚昧乃至是利益瓜分共同體的代名詞,打丁權的講法之所以獲得很多來自城市人的支持,與這種普遍印象觀感不無關係。但如果大家都在講自治、在討論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的獨特性時,除了經常念茲在茲的法治和自由以外,鄉村其實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兵家必爭的板塊;我甚至可以斷言,沒有鄉村為基礎的抗爭,就難以稱得上是真正的本土抗爭。

如果我們把視野擴闊一點,自1949年後在中國大陸發生的經濟危機,農村都擔當一個至關重要的緩衝角色,吸收大量來自城市因經濟危機而失業的勞動人口。溫鐵軍教授的《八次危機》,便描述了1949-50年、1958-60年、1974-76年、1979-80年、1989-90年、1993-94年、1997年及2008年八次危機之中,農村所擔當的「經濟危機載體」、「人口池及勞動力池」的重要角色。

無獨有偶,八次經濟危機幾乎都源自於政治危機,中國無止境的城市化而忽略農村經濟,實際上是一條只能向前走而不能後退的不歸路。從另一個角度解讀溫教授的實證研究,就是沒有農村,就沒有今日的中國「盛世」。

香港面對經濟危機的緩衝是什麼?政府有一樣判斷是對的:作為一個對外開放而又面積細小的經濟體,最「安全」地可以把城市人變成經濟動物的做法,就是把香港經濟發展主導權融入大灣區,並消滅所有可以進行自我社區組織或自主經濟的社群,例如是鄉村經濟或小販經濟。

以返工為主導的日常生活,令所有的社區組織都難以落地生根,即使是富有抗爭意識的新世代,當住址也是每兩年就換一次,這種現代遊牧族的生活形態,令所有的抗爭能動性最後都指向沒有建設能力的虛空,雖然這3個月香港抗爭者迸發出無比社區凝聚力的新共同體想像,但假期過後也只能「回歸日常」,懷着厭惡的心情如常朝九晚五返工。

帝力強 無所懼

如何可以累積運動的力量?傳統的答案是透過區議會選舉,但當此《緊急法》可以任意詮釋的年代,選舉組織被連根拔起亦非什麼天方夜譚的事。走入鄉村是本土化及建立有根社群的關鍵,如何令更多的鄉村「外人」,成為實際意識上的「圍內人」,才有可能在當前局面下持久抵抗。不要忘記,歷史上省港大罷工之所以能夠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香港勞工可以北上回到家鄉,不用仰賴來自城市的工作,日常生活軌跡才有被打破的可能。

在這個意義下,反對農地無止境地發展起樓,除了反對官商勾結或保育的理由之外,更根本的,是要保有香港人在警察國家時代當道之下,仍然可以選擇一種「帝力於我何有哉」的經濟生活形態;說白了,就是讓一班即使因種種控罪留有案底不被主流社會接納的社運老中青,都能夠在青山綠水之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不過,要走這條路絕不容易,也許要窮盡一代人的努力才可能逆轉現時的態勢,畢竟發展還是大道理,對家會全方位地封殺所有可能的出路。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展現出鄉村另一種的生活面貌,過去10年所有在鄉村農地流過汗水、實踐命運自主的先行者,已經以實際行動開闢出路。

接下來,就要好好描述建立在地生態農業村的相關社會面向及實際形式,例如天台農場、社區園圃和廚房、農夫市集及產業鏈、社區支持農業及鄉郊文化資產,廣邀有心有力的創業家創造農業營利項目,建立評估農業項目社會、經濟及文化效益的審計體系,學界亦應該集中科研力量提升農業技術水平,令循環鄉村經濟得以全面落實。

退守鄉村以待天時,保守心境需要日常生活空間的配合,古人的理想生活圖像也許正合時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龍子維  影子長策會成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