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5日
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頻出辣招對付華為、中興等科技巨企,甚至強迫盟友仿效。明眼人都知道,這個理由甚為牽強,但在西方民眾心目中卻甚有市場,鮮有傳媒或政界人士願意為中國科企講句公道話。
中國科企彷彿是有原罪的,西方世界普遍覺得它們與中國政府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是披着民企外衣的國企。不幸地,近年不斷有很多事例給西方媒體作為炒作的材料。
「學習強國」App下載量稱冠
例如騰訊、阿里巴巴這兩個中國科網巨企,為了配合國家的「個人崇拜」政治運動,先後貢獻自己的科技實力。話說,2017年中共「十九大」北京揭幕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演說中得到代表熱烈掌聲,騰訊很「識做」,立即推出《為習近平鼓掌!》的手機遊戲,讓十幾億中國人甚至全球網民為習近平鼓掌。
今年元旦日,中共官方推出一款「學習強國」App應用程式,主要宣傳「習近平思想」,強制所有黨員、公務人員、國有企業僱員、公立學校教師下載,要求全體黨員幹部每天使用,還要評定積分。
這個程式的功能多元化,包括安排日程、管理待辦事項清單、安排事件等;還有社交元素,可以給朋友打電話、發訊息,可以發起視頻群直播,通過「紅包」向朋友滙款,甚至發送Snapchat式的「閱後即焚」訊息。
目前「學習強國」App是蘋果中國應用商店下載量最大的免費應用,超過「抖音」和「微信」等社交平台應用。
當大家都驚嘆這個「洗腦程式」的強大威力時,路透社引述阿里巴巴公司兩位消息人士爆料,指該應用程式是由阿里巴巴一個特別項目團隊「Y項目商業小組」開發。這個團隊基本上不為外界所知,主要負責公司以外的發展項目。
在西方人眼中,這個事例加深了他們對中國科技企業的成見,認為中國擁有的科技愈先進,愈有能力幫助政府來監控人民。《美國之音》就稱,這個應用是中國科技公司與中共政權合作的最新實例。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曾經說:「要跟政府談戀愛,但不要嫁給他們。」但以現時中國的現狀來說,維持若即若離的態度是很難的,因此明知與中國政府結婚,對於擴展西方市場會有反效果,也不能堅持「守身如玉」。
中國與西方的角力,除了是經濟話語權之爭外,更深層的是意識形態之爭。如果純粹以產品及服務的性價比來衡量,中國科企競爭力有優勢,但如果計入公關、形象分,就大打折扣了。致力幫政府開發「洗腦程式」,看在西方世界眼裏,形象分肯定大減。
如果中國政府希望企業「走出去」,可免受不必要的歧視,這些「洗腦工程」就不要拖民企落水。
當然,以現時中國政府的強勢作風,可能認為國力已足夠強大,至多關起門來自給自足,不必再忌諱。舉一個例子,當外界質疑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有軍方背景時,黨媒最近卻主動爆料指馬雲是共產黨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婆婆愛波波 |
上一篇: | 社會應摒棄「派錢」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