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3日
上集講到,用於百業的調速器製造商Woodward既有因為產品差異化而造成的空前需求,也受益於商業活動復常,而它囊括了所有主要飛機製造商,更使其在航空業復甦之當下獲益良多。日前筆者跟CEO朋友聊天時談到香港飛倫敦的機票加到15000至16000港元,國泰航空增加到一天5班直航依然一票難求,如此活動量的彈升既令航空公司成為大贏家,也讓主流飛機控制系統供應商因訂機量和維修訂單增多而受惠。本周繼續有關Woodward的分析。
由於控制系統幾乎存在於所有工業類別,這令Woodward的利潤增長得到保障。在航空太空領域,商業航空公司的利用率持續上揚,美國、歐洲和中國的國內客運量已超過2019年的水平。國際旅行繼續改善,接近2019年的水平;在國防領域,由於地緣政治發展和政府支出提案,公司預計研發和採購將會增加,Woodward前景向好。在工業領域,受亞洲成長、售後市場活動增加以及備用電源持續需求的推動,發電需求仍然強勁。
今年巿盈率29倍屬昂貴
在運輸領域,全球船舶市場保持健康,造船率提高和利用率提高推動當前和未來的售後市場活動。推出替代燃料功能項目是船舶業的趨勢:由於混合燃料引擎內含有更多的Woodward系統與部件,這將推動擴大Woodward原設備和售後市場機會。另外,年初以來中國重型卡車產量大幅增長,天然氣動力部分大幅增加也造就Woodward在中華大地的業務拓展。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全球對液化天然氣基礎設施開發,油價近來已近每桶百元又再受俄羅斯限制油渣出口所激化,鑽機訂量勢必在短期內有所提升,驅使Woodward的工業需求破頂。
以周四收巿價每股123.81美元計,Woodward巿值74.8億美元,預期今年和來年(9月年結)的每股盈利為4.23美元和4.92美元,得出巿盈率29.27倍和25.16倍,如此巿盈率在工業股中屬於相當昂貴。第三季每股盈利1.37美元較巿場預期1美元為佳,總營收按年增長三成,當中8.3%來自產品組合的調整,23.3%則來自訂單的上升。利潤的主要推手為航空業,季度利潤按年增47%至8300萬美元,經營利潤上漲320點子至17.3%。細看之下,商用原設備部(commercial OE)收入大增41%,商用售後服務部(commercial AM)上揚28%,國防原設備(defense OE)下跌12%,國防售後服務(defense AM)漲升17%。集團在績後提高了全年業績預測,營收從27億至28億美元之間提升至28.5億至29億美元之間(高於巿場預期的27.7億美元),經調整每股利潤從3.5至3.75美元區間提高至4.05至4.25美元區間,同樣高於巿場共識的3.62美元,自由現金流則不作調整,重申為2億至2.5億美元區間。
Woodward的團隊在多變的世局中保持了高效的經營水平。在供應商之間進行大量轉移以及內包(將外包功能完全交給企業的內部另一部門來執行),以增公司的營運靈活度和採購彈性。
雖然Woodward一直已因營運優良而享譽全行,但它依然在供應鏈、人力資源和客戶體驗方面努力不懈。Woodward採用的1000個零件在供應商之間或內包之間進行轉換,再透過快速反應加工中心獲取逾15000個零件,跨行業所促成的協同效應使Woodward得以簡化供應鏈,並透過在非常時期同時擁有多個部件供應源,是Woodward的特有優勢。
政治風險令中國市場存憂慮
不過,世局變化之大確實令以高估值投資Woodward存在巨大變數。例如即時全球石油鑽井平台數量增加,但包括水力壓裂在內的美國活動沒有跟上,相反正在下降,這勢必拖累Woodward的工業訂單量放緩。另外,佔Woodward比例最重的民用客機原設備及售後服務極受中美關係所影響,此時的訂單上升適逢中美關係回暖,美國華府高層不斷來訪中國,然而中國從來就有自強不息的底氣,已經密密加快客機全盤國產化的步伐,下一步棋必然是向國外銷售C919為主的客機。
無論是手機、高鐵和通信設備,中國產品無一不是以性價比盡享國際社會推崇(不然美國就不會如此忌憚華為),C919已在內地實現商業化,那Woodward稱霸航空調速器的日子又會否長久?以此高價買入Woodward的投資者,對於此等政治風險焉能不知?
概而言之,Woodward憑着百年來累積的工業技術經驗,從水輪調速器進發至各工業領域,在高度重視經營往績和技術優勢的能源、鑽探、國防等板塊中,已享有高度定價權,加上佔Woodward收入最多的航空業正在復甦,中美關係回暖之際利潤急升是正常不過。然而,作為工業股,它的估值已近頂部,買入Woodward的股票在此時要蒙上巨大風險。
作者為博士、財務總監、專業投資者協會專家顧問、CFA、FCPA、FHKIoD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GLP-1糖尿藥成熱門投資主題 |
上一篇: | 不動如山的觀點與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