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1日
內地經濟復甦力度不如預期,房地產市場仍陷入泥沼,大型民營內房碧桂園(02007)處違約邊緣,更進一步衝擊市場信心。基於房地產與多個行業相關,樓市低迷引發的連鎖效應恐逐步浮現,若中央未有採取任何扶持政策,事情或會發酵,故目前難言經濟是否已經見底。不過,服務業消費需求強勁,加上不少民企在本土經歷多年的激烈競爭後,開始逐步走出去,或會成為支撐經濟的主要動力。
與去年經濟受地緣政治因素困擾的情況不同,今年內地經濟增長疲軟,主要受內部原因所拖累,在房地產市場不振下,出口、消費及基建成支撐經濟的動力。受經濟疲弱影響,人民幣自年初以來持續貶值,若美國經濟維持穩健,早前去庫存的美企可能需要回補庫存,這或會對內地出口帶來支持。
服務業消費需求勁
消費市場方面,整體消費品行業積累過多庫存,加上消費者在疫情期間已購入大量存貨,因此對消費品需求構成影響。現時內地出現消費降級趨勢,反而低端消費品的銷情不俗,從啤酒企業第二季業績來看,部分公司可藉加價來改善銷量及毛利率。高端消費品市場則出現減價,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在內地掀起減價戰,其他車企被迫跟隨。
至於服務業消費,疫情後需求相當強勁,包括生活品味、旅遊、電影、教育、廣告等行業都有相當不俗的表現,部分需求甚至已回到疫情前水平,相信會繼續成為支持經濟發展的推動力。
現時內地在基建方面未有大量投資,不過相信只要中央願意,要啟動基建投資的速度相當快,而且中央寧願把錢放在基建,也不會投放在房地產市場,以免引來反效果,讓人誤以為可在房地產市場進行炒賣。
現時內地樓市信心低迷,如何重新刺激市民的置業需求尤其關鍵,預期未來推出的支持房地產政策不會與增加投資有關,估計是放寬「認房不認貸」等措施,降低購買第二套房的貸款利率,以釋放更多需求。
不再收緊監管 讓公司發揮
民營經濟貢獻內地經濟增長約90%,並佔就業市場80%,故民企能否渡過難關,對整體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國家總理李強多次強調,要提振民企發展信心,彰顯民企在經濟發展上的重要性;要支持民企,最有效的方法是不再在監管政策上有任何新動作,讓其自由發揮便可以了。
過去中央大力收緊多個行業監管,互聯網平台首當其衝,阿里巴巴(09988)、騰訊(00700)等大型科網公司為保住毛利率,在逆境時大手裁員。如今監管高峰已過,科網企業亦開始找到新經營模式,如淘寶開始轉型,除經營電商業務外,逐步變成類似抖音的平台,以提高客戶忠誠度。目前阿里巴巴的雲業務及廣告業務漸有好轉,未來將密切觀察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節省成本及宣傳。
投資策略方面,由於阿里巴巴及騰訊等科網企業在指數佔有較大權重,故其股價走勢間接反映外資對內地市場看法,若內地樓市好轉,經濟回穩,這些科網股將是外資「回歸」首選。
除上述科網平台,也偏好位於供應鏈上游的機構,如電動車電池或零部件公司。過去數年,不少企業為避開地緣政治風險,開始走出去到南美或東盟設置廠房,這些經歷過內地激烈競爭洗禮的中資企業,普遍具一定實力,相信可在海外市場搶去不少佔有率。
作者為宏利投資管理亞洲區股票投資部首席投資總監。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投資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港股陰乾 續尋底機會較高 |
上一篇: | 中秋國慶前部署穩經濟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