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6月27日

譚曉涵 滬深港日誌

國策股長炒長有 科企內需趁低買

端午小長假完結後,A股走勢續弱,滬深指數昨天分別下跌1.48%及1.68%。科技概念仍被主力資金拋售,多隻股份大跌逾半成。夏季用電高峰來臨,電力股逆市受捧;受政策支持的汽車股亦持續有追捧。外資昨天趁低撈貨,後市能否企穩,仍要視乎外圍的表現而定。

滬指昨天收報3150點,跌47點。指數跌穿5月底以來的低位後,回到今年初水平。隨着擔憂美國經濟衰退,加上內地數據疲弱,令投資者對疫後經濟復甦的憧憬消磨殆盡,今年以來的升幅已回吐得七七八八。

投資者仍對中央加大經濟刺激力度有憧憬,須警惕的是2009年推出4萬億刺激計劃,雖然成功穩增長,但留下不少後遺症,當中部分地方政府債務仍未還清。中央已汲取足夠教訓,所以現時即使再次面對增長放緩問題,亦不敢重手再推類似計劃。

目前,對於受國策扶持的電動車及科技行業,以及大到不能倒的房地產行業,政策支持仍然有增無減。不過,說到大型「放水」計劃,則不太可能重現,所以近期人民銀行只是小幅減息0.1厘。

外資再撈AI概念板塊

或許經過疫情期間經濟出現負增長的情況,官方對GDP能否達標似乎具有更大的容忍度。今年初,中央雖然定下5%左右的增長目標,首季GDP只增長了4.5%,第二季似乎亦會維持在偏低水平,全年GDP或許未必能達標。

對於下半年的經濟發展,目前仍存在較大變數,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美國。美國經濟一旦陷入衰退,難免拖累中國出口行業,除了直接受影響的出口製造業之外,內需市場亦會間接受累。

市場擔憂情緒未退,內地投資者保持審慎。Choice統計顯示,主力資金昨天出現51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淨流出。不過,外資卻繼續趁低撈貨,「滬深港通」北向交易昨天淨買入21.17億元,其中浪潮信息(000977.SZ)及工業富聯(601138.SH)分別得到8.36億及4.53億元的北向淨買入。

在外資繼續買入人工智能(AI)概念股的同時,多隻相關股份卻被內地主力資金拋售,其中三六零(601360.SH)主力淨流出額最多,達到11.17億元,股價跌停。科大訊飛(002230.SZ)亦出現4.55億元的主力淨流出,股價挫6.6%。

汽車電力企業逆市受捧

科技股出現獲利回吐的同時,受到政策明確支持的汽車股繼續造好,其中長安汽車(000625.SZ)以5.3億元的主力淨流入,成為昨天的吸資王,股價升3.5%。

另外,隨着夏季來臨,內地將步入用電高峰,電力行業售電量有望大幅提升。此外,今年煤價回落,同時近月各地雨量穩定未有出現乾旱的問題,預期火電、水電及其他電力股的發展均不會太差。

電力股昨天逆市受捧,電力行業得到8.04億元的主力淨流入,板塊整體上升3.63%,其中建投能源(000600.SZ)主力淨流入1.52億元,股價漲停;上海電力(600021.SH)主力淨流入1.1億元,股價上揚4.5%。

內地近期仍在針對各行業推出刺激政策,當中主要包括科技、內需及環保等,此類政策受惠股仍值得看高一線,趁近期部分股份出現回調,值得投資者趁低吸納。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