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9日
美國最新一份通脹數據為市場帶來驚喜,環球投資市場因而反彈,當中成熟市場的表現相對領先,美股標普500指數回升逾10%;縱使中港股市相對疲弱,整體亞洲股市仍錄得近8%漲幅。
隨着風險資產顯著反彈,美元亦從高位回落,短期內要判斷未來市場走勢,美元是否確認轉勢是其中一個重要觀察點。
由2021年中到現在,美滙指數從90以下升至114水平,累飆最多約27%,自從9月底以來,指數從高位回落,一度重返106以下,第四季暫時回吐超過5%【圖】。大多數貨幣相對美元回揚,季內歐羅反彈6%,重返一算以上;日圓亦重回140水平。接下來,美元走勢依然離不開環球經濟走勢、美元息差優勢及風險偏好這三大因素。
環球經濟轉弱已反映
美元通常在環球經濟放緩的周期表現領先。目前全球經濟數據持續惡化,信安環球採購經理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PMI)跌至50以下的收縮區域,部分成熟市場國家有機會在2023年陷入衰退。同一時間,一旦通脹再度升溫,環球央行繼續較大幅度收緊政策,亦將引發經濟衰退憂慮上揚,有機會再次推高美元。不過,正正由於相關預期已於2022年有較大程度反映,加上部分環球經濟領先指標顯示環球經濟下滑速度開始減慢,這個因素有機會在2023年導致美元調整。
今年以來,聯儲局大舉加息,幅度拋離其他成熟市場央行,更別說部分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的地方。美國相對其他地方的利率優勢,是美元強勢的一個主要原因,尤其是短期利率水平在環球經濟高度不確定之際,顯得相當吸引。然而,10月份美國整體和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CPI)均意外回落,分別下跌至7.7%和6.3%。從核心價格看,無論是商品抑或服務通脹,按月均出現放緩。
縱使10月份CPI數據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通脹狀況,數據似乎確認當地通脹已經見頂並開始下降;考慮到目前通脹及就業市場情況,聯儲局今年最後一次議息會議,較大機會加息0.5厘,並在明年2月再加息一次0.5厘(或在第一季加息兩次,每次0.25厘),指標利率或於明年第一季見頂,最高見5厘水平。礙於通脹走勢及相對溫和的經濟衰退,就算聯儲局暫停加息,利率仍較大機會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維持在限制性區域,直至明年底甚至2024年初,美國與其他主要市場利率或仍具相對優勢。
整體債券息差處合理區域
不過,接近加息周期的尾聲,利率波動可能回落。隨着聯儲局有機會在明年第一季後暫緩加息,市場避險情緒隨之降溫,尤其是在美元估值偏高的情況下,一系列相關因素對美元的刺激作用將逐步消退,美元或在2023年持續回調。若通脹、聯儲局政策與美元見頂,投資市場走勢有望好轉,投資者可考慮於明年第一季開始重新增加風險部署,例如債券;正因為整體債券息差目前處於相對合理區域,有機會因為經濟憂慮升溫而再次擴張,投資者應增加具有息差優勢的債券投資,例如同為投資級別的優先證券,或者風險較低、資產質素較高的短存續期高收益債券。
至於股票,大部分成熟市場面對較高的經濟衰退風險;相反,亞洲受惠經濟重啟,通脹相對受控,若美元強勢逆轉,區內股市有機會受惠。
另類資產方面,可考慮作為通脹對沖工具的環球房地產信託或基建投資,以分散投資組合風險。
作者為信安香港投資策略部主管。她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投資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中資公用股受捧 騰訊反彈料延續 |
上一篇: | 美股風險回報曳無謂硬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