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1月11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從中產門檻590萬想到有錢人怎樣投資

11月10日,周四。今時今日香港人身家要多豐厚才有資格自稱「中產」?如果大家相信「滙豐卓越理財2022年新世代中產報告」,那麼個人流動資產必須跨越590萬元門檻,方能勉強躋身中產。滙豐表示將善用調查所得制定理財服務,可見受訪者與目標客戶群可能高度關聯,他們對中產的定義能否獲得普遍認同,不無商榷餘地。

報告的真正看點反而是,符合門檻要求的香港「中產階級」如何投資?調查發現,全球金融動盪促使受訪者對風險的接受程度普遍下降,惟當中高端群體的投資比例較高,資產組合也較多元化。

就如所有同類調查,問卷的遣詞用字、樣本設計的輕重布置、受訪對象的年齡差異,皆足以影響調查結果。與其把注意力放在身家不足「六球嘢」是否稱不上中產,不如聚焦達標綽綽有餘的階層怎樣落實資產配置,而一般投資者從他們身上又可以得出什麼啟示。

無獨有偶,美銀一個月前發表了「2022年私人銀行財富報告」,針對美國富裕人士的投資模式進行調查。受訪者擁有300萬美元(約2340萬港元)以上的流動資產,當中不包括自住物業。結果顯示,較年輕受訪者(21至42歲)對股票的配置平均為25%,遠低於較年長人士(43歲或以上)的55%。加密幣相關投資剛好相反,年輕受訪者配置比率達15%,年長人士僅2%。

聚焦絕對值容易誤導

被問到未來哪些領域增長潛力最巨大,年輕組別認為是加密幣、房地產和私募基金,年長受訪者則把票投給美股、房地產及新興市場股票。驟看之下,上述調查結果十分正路,按此勢頭,今後美國富裕人士的投資意向多半會隨着新一輩冒起而改變,另類投資認受性可望逐步提升。然而,有一點萬萬不能忽略。

聯儲局的統計顯示,擁有300萬美元身家的階層,在美國55至59歲人口中足以躋身最富有7%。財富相等的25至29歲年輕富翁,在這個年齡組別中佔比僅0.1%,他們有些含着銀匙羹出世,有些很早期便買入加密幣,不少還乘着初創熱潮掘了好幾桶金。此等受訪者的置富途徑並不尋常,對私募、加密幣等另類投資情有獨鍾合情合理,單方面着眼財富絕對值,得出的結論恐帶有強烈誤導性。

要知道真正富豪與大眾富戶在投資方面有何差別,參考美銀的調查並不足夠,而對「有錢」(wealthy)的定義也須更細緻嚴謹。

富戶vs富豪

私募巨頭KKR曾經發表一份報告,把「高資產淨值」(high net worth)界定為擁有100萬美元以上財富的投資者;那些坐擁3000萬美元以上身家的有銀士,則被視為「超高資產淨值」(ultra-high net worth)投資者。若把前者歸類為大眾富戶,後者就是富豪了。

KKR發現,大眾富戶對股票的配置平均約50%,債券20%,另類投資25%,現金5%。反觀富豪,股、債、另類投資及現金的配置比率分別為30%、10%、50%和10%。

不難看到,愈有錢的投資者對私募基金、對沖基金以至加密貨幣等另類投資興趣愈濃厚。當然,大眾富戶範圍很廣,100萬美元與1000萬美元俱符合KKR對「高資產淨值」所下定義,這也許解釋了何以他們於另類投資方面的配置只及富豪一半,但比率仍高達25%。

問題是,為什麼另類投資受歡迎程度跟身家成正比?老畢認為,人的財富達到某個水平,金錢以外,對身份地位也會日益重視。試想,誰都可以拿出1000美元買入股票或指數基金,惟私募、對沖基金近年即使嘗試普及化,也絕非任何人想進場便能進場的,優越感何嘗不是一種回報?

適合自己就是好投資

業界總有生意上的考慮,財富調查多少帶點傾向。對那些早就有錢到着唔到襪的人來說,輸面子比輸錢可能更痛。另類投資在富豪資產組合中比重異常高,不等於他們靠押注這類資產興家致富,以為照辦煮碗便能找到發達捷徑,本末倒置矣。

說到底,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才是最好的投資,牢記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