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3日
為達到碳中和目標,中國近年積極推動清潔能源發展,內地最大火電企業華能國際(600011.SH),亦加大力度拓展綠電。短期而言,該公司得益於電煤合同價格下降,以及內地經濟復甦,中長期則受惠拓展清潔能源的利好政策。該股近期持續反彈,值得留意。
華能國際是內地最大的上市發電企業之一,在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及裝機容量等方面均高居全國第一。截至2022年3月底,該公司擁有可控發電裝機容量1.21億千瓦,其中火電佔比84.5%,新能源佔比13.4%。
首季實現收入652億增三成
對於火電企業來說,近年最大的挑戰來自於煤價上漲。眼見煤價升幅過大,為保障電力供應穩定,去年以來官方已多次出手,促使煤價回歸合理區間。該公司電煤中長期合同佔比提升,燃料成本逐步降低。
去年第四季,該公司煤電板塊大幅虧損176億元(人民幣.下同),是此前3季累計虧損額的3.9倍。但今年煤炭長協價持續下降,首季單位燃料成本按年降17.8%,加上平均電價上浮19.47%,該公司毛利率、股本回報率(ROE)等主要財務指標的降幅均較去年有所收窄。
今年首季,該公司實現收入652.50億元,按年增長30.54%;歸母淨虧損9.56億元,扣非後歸母淨虧損為14.15億元,符合市場預期。
華能國際目前新能源業務佔比不大,但為了配合環保的政策大勢,計劃未來幾年會持續加大綠電產能。「十四五」期間,該公司將新增新能源裝機40GW,其中今年新增8GW,而今年首季已新增併網2.34GW。
預計未來一段時間,該公司新能源裝機及利潤佔比將快速提升,今年預計貢獻利潤超過68億元,到2025年裝機佔比將達33.6%。該公司有望從傳統火電企業逐步轉型為新能源發電企業。
東北證券近日發表的報告預計,2022年至2024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將分別達到2395.8億、2500.86億及2619.8億元,歸母淨利潤為90.93億、105.66億及120.5億元,每股盈利為0.58元、0.67元及0.77元,對應市盈率分別為13.88倍、11.95倍及10.47倍,維持「買入」評級。
投資者信心回升 股價有後勁
作為公用股,未來幾年,該公司業務有望保持穩定增長。尤其近月長三角地區疫情受控,生產活動回復正常,加上夏季用電高峰來臨,電力需求有望保持旺盛。投資者對華能國際信心回升,6月中以來該股股價累計升近四成。
昨天大市回調,但該股仍逆市上升1.99%。在市況不穩的情況下,公用股有望成為資金避難所,華能國際或會繼續跑贏大市,值得留意。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AI創作 「智」得其樂 |
上一篇: | 電動車不乏捧場客 比亞迪企穩後可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