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5日
今年以來不斷重複上演疫情擴散和實施封鎖措施,導致中國經濟數據全面走弱,原材料價格上漲亦令新能源車市場承受壓力,但這並未影響電動車銷售的火爆行情。
在世界鋰礦資源短缺、碳酸鋰價格飆10倍的被動情況下,今年1月至2月中國乘聯會全國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73.4萬輛,按年多162%,市場份額也錄得佔全球65%的新高。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4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28萬輛,按年擴大50.1%;4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升至29.6%,遠高於去年4月的11.2%和去年全年的15.7%。
顧客由「被迫」買轉為主動選購
中國政府為實現節能減排及碳中和目標,在多個主要城市實施燃油機動車牌照搖號機制,令不少有購車需求的消費者不得不轉買電動車。不過,這種「被迫」購買的心態正在轉向主動購買。
摩根大通近日對超過1000名消費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選擇購買電動車而非燃油車的主要原因,已不再是牌照問題,而是電動車更環保,且技術含量更高。這與市場普遍認為大多數人因車牌或補貼而購買新能源車的看法相反。
逾半受訪者選購新能源車的首要原因為「環保」;超過45%受訪者的第二和第三原因是「汽車技術」和「更低的燃料成本」;只有不足30%受訪者由於「更容易獲得車牌」或「免費/更便宜的車牌」。事實上,愈來愈多不受牌照限制的小城市,電動車滲透率也在不斷攀升。
這一轉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反映消費者已經開始基於電動車本身的優勢作出購買決策,而非不得已而為之。此轉變將會成為這一市場長期且快速發展的堅實基礎,並推動產品的升級轉型和更新換代。
電池技術不斷突破 助擴滲透率
在消費者態度轉變的背後,是電動車企對電池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續航里程的提升。
在2022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中國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300750.SZ)首席科學家吳凱透露,將推出第三代CTP電池技術,其內部把其稱為「麒麟電池」。麒麟電池在相同的化學體系、同等電池包尺寸下,容量較特斯拉的4680電池可以提升13%。
電池續航與安全,一直是制約電動車普及的關鍵,若寧德時代上述產品最終有實際突破,有助進一步提高新能源車的市場滲透率。
綜合而言,我們認為電動車市場在消費者主動購買意願不斷增強、電池技術持續改進等因素支持下,會獲得長期快速發展的動力。
作者為未來資產董事兼ETF投資策略師。他為《信報》/信網撰文,探索ETF投資機會。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RCEP推動區域貿易增長 |
上一篇: | 市場氣氛勁差 淡倉要加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