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6日
主力以聲波解決動脈血管鈣化問題的Shockwave Medical(SWAV.US)於上周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Q4)業績,收入比預期稍為理想,純利則明顯勝過預期。Q4收入按年飆271%,全年則按年漲250%;Q4毛利率85%,亦較全年83%高,2020年同期則為72%;這些數據皆顯示Q4業績按年增幅比首三季理想。Q4每股盈利0.34美元,亦比市場預期的0.08美元高數倍,去年同期則錄得虧損。集團業務槓桿效應顯著,在全年整體收入按年上揚250%下,銷售、研發、行政支出按年升幅分別只有115%、37%、46%,盈利率得以明顯提高。
以全年而言,美國業務收入按年翻逾4倍,受惠去年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銷售心血管產品(C2)且反應非常正面;國際業務收入按年升66%,主因繼續擴充市場及銷售團隊;美國及國際業務收入分別佔整體79%及21%。產品已於約60個國家銷售,去年把英國及法國業務由分銷轉為直銷,兩地Q4收入按年漲90%,可見成效。C2於日本審批目標仍是今年第二季度初前,並預期於Q4推出市場;產品於中國的審批目標今年完成,樂觀預料年中前會有較明朗進展。
管理層在業績會上強調,希望所有客戶皆購買心血管產品(如C2)及外周產品(如M5、S4),根據Q4業績,已有58%客戶如是。集團今年業務有3個催化劑,包括心血管產品的持續增長;外周產品於美國繼續受惠被納入不同補貼政策和新產品M5 plus的推出,初期反應已十分理想;還有國際業務持續拓展。管理層估計今年全年收入按年升71%至79%。今年第一季度或受變種病毒引起的人手短缺而拖慢進度,但對全年受疫情負面影響程度仍表樂觀。
擴團隊添專利贏對手
集團會擴大研發團隊,由現時40人,目標於今年末增至逾100人;還有持續增加專利數目,並全力捍衞近日被批評不合規的兩個專利有效性。Shockwave的主要競爭對手Cardiovascular Systems(CSII.US)近日宣布正開發前者主打的IVL(血管內衝擊波碎石術)產品,引起市場議論。Shockwave強調現有多個專利,有信心足以保障其產品獨特性,並全力強化產品功能及開發市場,用實力戰勝潛在競爭對手。根據行內人分析,撇除專利爭議,CSII至少需要2至3年才可推出IVL產品,Shockwave有足夠時間在全球增強業務護城河。集團行政總裁Doug Godshall於業績會上以此言論顯示信心與決心:「我們取勝不僅擁有實質專利,但是因為擁有實質專利,我們不會落敗。」
投資一間公司,除了注視公司可帶來的機會外,亦需要審視機會的另一面——風險。現時投資Shockwave的風險包括股票估值、疫情最新發展、專利合規性、各地醫療政策和產品審批時間,以及公司執行力和應變能力。
持增長股須共患難
另外,不少增長型公司股價自高位下挫不少,惟不一定代表公司本身出現問題,撇除不可預測的地緣政治風險,因通脹持續引致加息和收水速度及幅度皆高於先前市場預期,市場資金急速風格轉換。縱使公司質素高,預期業務增長快,部分資金也會因避險而從高估值及未有盈利公司,轉投傳統型企業。那麼投資者此時應否全數沽出並不持有任何增長型公司,此觀乎每個人的風險取向,全持現金可迴避下跌風險。不過,須留意風險有兩面,包括上升風險,即市場資金在大家不為意、仍認為市場風險很大時,從傳統型公司轉投增長型公司,沒持有後者會錯失機會。當認為市場風險明顯下跌時,增長型公司股價已反彈不少,這是過往經常發生的事情。組合於此時持有增長型公司的佔比,便代表投資者甘願和這些股票一同冒下跌風險的信心指標,為的是平衡潛在上升風險,但投資者須有共患難的心理準備。
執筆之時,筆者及其客戶持有Shockwave Medical(SWAV)。
作者簡志健(紅猴)為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學懂「不輸錢」 資產才進賬 |
上一篇: | 高息股及基金 動盪市更佔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