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2月26日

方立祺 運籌制勝

放眼量直面通脹恐懼

中港股本身的弱勢,美股明顯轉弱,加上通脹壓力、聯儲局加息迫在眉睫,再不幸地出現戰爭及制裁,令商品價格升溫。種種因素碰在一起堪稱「完美風暴」,無疑是對環球風險資產市底的重要考驗。

然而,風物長宜放眼量,本周試從兩個側面探討商品和通脹問題。

先論油價,商品價格低迷多年,配合碳排放的收緊,石油等舊資源行業的投資近年理應不足,資本開支減少自然限制了新供應,如今碰上能源強國俄羅斯大動干戈,能源危機可謂一觸即發。

期油市場呈現貨溢價

不過,細看紐約期油的長期合約價格,則發現期油市場出現Backwardation,即現貨溢價,雖然Backwardation不是正常現象,但其實也不難理解,眾所周知,現在商品市場供不應求,故造就了現貨價格高企,或所謂的溢價。

但若是反過來看,既然期油遠期合約價格沒有跟着現貨高企,則某程度上反映市場預期石油價格在一段時間後回軟,例如2023年4月到期的合約現報80美元以下,比今年4月到期的報95美元足足低了15美元。

布蘭特期油的情況也差不多,今年4月到期合約執筆時報101.5美元一桶,一年後4月到期的合約則價格低於84美元,差距多於17美元,兩年後的4月更只有78.5美元,超級通脹周期似乎仍不是市場的基本預期。

這就扯到通脹這令人恐懼的課題,雖然約一年前筆者已撰文加拍片引述大空頭Micheal Burry的超級通脹警告,並指出原材料或能源股最能抗通脹,而最新美國CPI按年升7.5%,貌似「神預測」,但其實從5年期通脹預期看,現在的3.05%仍低於去年11月中的高位3.17%。

換言之,在媒體通脹聲震天之際,通脹預期在高位已徘徊了3個月,當然,不能否定短期內有顯著穿頂的可能,屆時風險資產應該「瓜多過菜」,惟擺在眼前的是,美國債券市場反映的通脹預期尚算穩定。

天下無不跌之法定貨幣

此外,在通脹高漲的今天,不少人擔心購買力散失;無錯,天下似乎無購買力不跌的法定貨幣,但如果大家將物價指數與工資收入放在一起比較,則會發現購買力一般能夠維持,重點只是有沒有勞動力或生財能力。

以香港為例,據網站Trading Economics的數據,2000年CPI約為71,最新則處於102上下,即22年來一般物價上揚44%,而同期平均月薪則由約11500元升至約17000元,升幅亦近48%。

同樣的情況在美國亦見到,有博客表示,1971年汽車每行駛12英里平均花0.36美元買汽油,現時則為1.59美元,即是說,每12英里所需的石油成本增3.4倍,期間聯邦最低時薪由1.6美元升至7.25美元,漲幅3.5倍。

CRB指數近20年漲約45%,同期最低時薪則升41%,由此可見,雖然無不跌之法定貨幣,但天道酬勤,還是乖乖地賺錢吧。

www.facebook.com/nickyinvest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