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6日
Metawhat?好多人聽到近期熱搜名詞元宇宙(Metaverse),都在問究竟是什麼新玩意,為何如此大來頭?本來屬於少數科技迷追捧的概念,突然被Meta Platforms行政總裁朱克伯格欽點為公司未來發展大方向,迅即引起密切關注。「相信元宇宙會成為繼移動互聯網之後,下一個新篇章。」連公司新名字都叫Meta,就知道朱克伯格鄭重其事的程度。
正當Meta的元宇宙新搞作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AMD則奪得其數據中心訂單這個超級戰利品,實在值得開香檳。近年來,AMD行政總裁Lisa Su(蘇姿丰)風頭之勁,毋須多介紹。公司方面,業績理想,新產品不斷推出;十大世界最強電腦,有4部用其晶片,股價又屢次破頂。個人方面,蘇大姐奪得2020年晶片界頂級殊榮Robert N. Noyce Award,而且成為標普500公司中最高人工的女CEO。現在,更拿下Meta這個一直只用英特爾產品的大客,進一步蠶食老大哥的市場份額。
雖然論利潤與生意額,英特爾依然超越AMD數倍,但後者氣勢如虹,比分愈拉愈近,前者早幾年卻出錯連連,失分太多,更大問題是失去時間。雖然格爾辛格(Pat Gelsinger)執掌英特爾後,厲行改革,加快產品開發,大力投資產能,採用新的生產技術,但所有動作都不可立竿見影。另一邊廂,連番勝仗,AMD打出信心,手風愈來愈順。先前陣腳大亂的英特爾,仍在尋回節奏,蘇總當然不會讓對手慢慢唞氣,一於趁這個可乘之機,加快進攻步伐,趁英特爾病,攞英特爾命。
拉大客擦亮招牌
蘇總公布好消息時,形容為公司「大日子」。Meta訂單為何如此重要?有幾個原因,首先,可以令AMD招牌更加響亮。6、7年前當蘇總初接手時,公司正面臨客戶不斷流失的困境。她深信技術與競爭對手有得揮,唯獨輸蝕在品牌效應不如人,知名度較低,直接影響到用家購買意欲,蘇總開始努力搵大公司合作,借大客增強消費者對公司的信心。後來,谷歌成為數據中心用戶的突破點,然後其他幾個雲計算公司,包括AWS、微軟等亦陸續成為其客戶,成功拉動公司個人電腦市場方面的晶片銷售。今次贏得Meta生意,對各個電腦細分市場,都能再一次起示範作用,將公司招牌,省得更靚。
佔先機規劃未來
數據中心對電腦要求高,既要效能速度,又要省電省成本,更要穩定安全。若要滿足各項苛刻條件,其技術門檻高,亦意味着產品水準必須不斷提升。蘇總解釋,「過去4至5年,公司的焦點,一直是借數據中心業務,建立與強化公司的能力。」幾間科技巨無霸都在不斷創新,與這群最強客戶合作,自然能夠早一步了解最新趨勢,透視未來市場所需的技術,做好相應產品發展的鋪排,而且不止下一代,「而是規劃未來數代的產品路線圖。」
單就Meta發展元宇宙這個大方向,本身就蘊含無限可能。雖然目前屬於非常初步階段,但實現這個科幻小說般的構思,將現實與虛擬世界在網絡空間結合,將元宇宙帶入生活各領域,包括社交、網購、會議等活動,需要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3D等技術支援。朱克伯格形容未來,「大家將能夠通過包括手機、個人電腦、AR等裝置,連接到元宇宙。」
既然元宇宙可能成為人工智能,數據分析等運算範疇外另一個大趨勢,蘇總當然異常興奮,因為推動和實現元宇宙,開拓各類應用場景,一定需要大量強大的中央處理器以及圖形處理器在背後支持。
也許目前沒有人真正清楚元宇宙具體會如何,但元宇宙真的蓬勃發展,對生產晶片的AMD而言,必然蘊藏巨大商機。AMD早早埋堆,跟住Meta以及未來一班元宇宙參與者有排賺。假如AMD乘元宇宙之機扭轉千年老二的身份,市場份額與市值超越英特爾,將會是公司與蘇總的超級大日子。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英按揭收租無限輪迴藏暗湧 |
上一篇: | 美國加息將落後通脹 投資首選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