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4日
近日政府收緊了企業高層及外國使節的免檢疫措施,而進入政府處所要用安心出行,目的是顯而易見,是想通關。筆者在不少訪問中已指出,通關不會如神蹟般拯救某些行業,但總算是一個里程碑,初期的通關一定是每日數千人之類,也會隨時會因疫情的變化而被中止。
記得去年7月差不多可以通關,條件是28日沒有本地個案,但之後屢次因為有本地個案而令通關告吹。澳門老早已和內地通關,香港的確有28日本地清零,但仍然和澳門通不了關,相信是因為澳門和內地打通了,若香港有個案影響到澳門,也同樣牽連內地。
通關的效益被神化了,一個每日幾千人的通關,和從前每日數以十萬人的情況,大家可以看到經濟的效益。最近公布了的零售銷貨額,不是如官方所指連漲多個月,它們是以去年疫情嚴重時的情況作比較,當然是升,但細看數字之後,7月份是272億元,8月份286億元,9月則是280億元,8月、9月有電子消費券效應,但仍然過不了300億元這關口,去年的12月及今年的1月曾試過超過300億元,因為是消費旺季,而通關時的8月、9月隨時是360億元以上,再看另一數字,剛公布的第三季經濟增長為按年升5.4%,比起上一季放緩,當中的貨品出入口已超越了疫情前、社會事件的水平,貨物沒有問題,但因為人流不通,當中的服務輸入及輸出比起正常時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低了約30%,因此全面的通關有莫大的經濟效益,但初期的通關一定不會是這樣。
進入政府處所須安心出行
政府由當初的28日清零、到鼓勵市民去打針,表明過了若干的疫苗比率便可以旅遊云云,現在是多次落空,近日更用了強大火力的要求,進入政府處所要用安心出行,更傳出B類食肆也要使用安心出行。現時不少長者、平民百姓出入街市相當不便,更有些混亂情況,若再有進一步行動時不知會如何,可能又會重複發生長者在旺角始創中心排隊登記領取消費券的情景。當然,香港是安全的,上星期我去了兩個在酒店宴會廳的活動,很久沒見這景象,大家也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局面。
信心是由行動而來的,通關這承諾多次落空,而附帶的條件愈來愈苛刻,這個通關派跟流動派(指跟國際社會接軌)和共存派與清零派同出一轍,誰是贏家暫時不知,但政府給市民的期望多次落空卻是事實,令打疫苗停滯不前,更甚者是為了通關用上大殺傷力的武器,收緊豁免檢疫不全然是錯,但企業高層不會在酒店浪費21天的,他們可以自由地在新加坡等地作業務的考察,有可能在當中的車程、飯局發覺當地的好處。「這地方不錯啊,可以考慮在這裏投資。」另一邊廂,特區政府應該積極地宣傳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的情況,企業高層來不了,而國際媒體盡是負面的宣傳,影響是如何,大家心裏有數。
作者為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中大(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客座講師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中國房產料續波動 可留意新興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