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6日
面對陰霾未散的新冠疫情和全球經濟持續低迷,亞洲家族企業展現出更強的韌性、環境意識和社會責任。危機之後,進一步營造凝聚力是家族企業守住未來的關鍵。
自1980年代亞洲經濟成功騰飛以來,該地區為家族企業提供了快速增長的機會。
疫情加快財富繼承規劃
過去幾十年,無論是面對流行病、天災以至金融危機等,區內的家族企業在動盪的環境中能夠「敏捷應對」迅速作出轉變。這主要得益於每個家族企業集合不同的世代、願景及優先發展事項,故此形成了獨特的家族精神及價值理念。同時,很多由家族控制的本土企業都得益於得天獨厚的「主場」優勢,熟悉本地及行業發展。
2017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東南亞估值10億美元或以上的企業當中,大約有85%是由創辦人或家族經營,而在中國,這個數字則為40%。雖然這些企業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家族企業相比歷史較短,不過亞洲很多家族的財富都是在過去數十年累積的,此次疫情加速了家族財富傳承規劃的迫切性。預計家族企業在未來十年將湧現二代接班潮,帶動接近1.9萬億美元的財富轉移。
以中國為例,貝恩諮詢發布的《2019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超過50%的高淨值人群已經開始或者正在開始考慮財富傳承,而其中超過30%未滿40歲,這一數字較2017年提高了10%。麥肯錫的研究報告也顯示,全球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4年,真正可以順利完成二代傳承的家族企業僅佔30%,能夠傳至第三代的家族企業數量還不足13%,只有5%的家族企業在第三代以後還能夠繼續創造價值。
建立溝通平台有效應對危機
因此,家族企業繼承規劃對企業的生生不息非常重要。我們發現,不同世代之間的確存在觀點與理念的歧異,令繼承方面的對話變得頗為困難,導致傳承規劃出現延誤。家族企業應盡早做出規劃,並在成員間建立出一個有效溝通的平台,讓世代之間能夠敞開心胸,充分對話,以確保家族企業價值和精髓能夠順利傳承。家族成員的和諧亦將是應對下一個危機的無形資產。
同時,適應力往往是家族企業長青的關鍵因素。家族內既有的領導者提供業務經驗與深入知識,而較年輕的世代則對家族業務提供嶄新視角,以及回饋社會的新路徑。不同世代的觀點碰撞在一起,在專業及個人的層面上牢固融合,可以讓家族企業更敏捷和靈活性地應對危機。
與一般的財富管理相比,繼承規劃是一個複雜且多變的過程。問題不只是即時挑選一位繼承者,而是如何以靈活性及創新延續家庭企業在慈善或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影響力,以及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環境中,應對「創新」與「轉型」的衝擊。因此,增加家族成員凝聚力和認同感顯得格外重要,這有助於逐步培養新一代家族企業管理者的信心,讓他們在繼承老一代家族企業管理者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創業。
總言之,在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後,家族企業應未雨綢繆,加快繼承規劃的腳步,並增進跨代成員之間的交流與信任,才能在變化莫測的環境下打造百年基業。
作者為滙豐私人銀行亞太區主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產品需求回升 恒立液壓可低吸 |
上一篇: | 避免錢走唯加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