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3日
2020年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一年,全球在前所未有的疫情下,持續面對地緣政治的不明朗因素。經濟增長經歷疫情衝擊後開始恢復正常,我們分析了2021年應該密切注視的五大投資重點。
機遇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消失。疫苗接種計劃可能較預期順利。隨着第一季的疫苗市場供應量增加,假如強生的一次性疫苗研發成功,所有這些疫苗的90%效用將帶來群體免疫效應。倘情況真的實現,歐洲、英國及美國等經濟體將最為受惠。
經濟復甦 通脹低企
機遇二:投資機遇或擴闊。美元疲弱及全球周期性復甦或利好歐洲和亞洲市場。財政開支增加將利好歐洲,而亞洲則受惠於較全球其他地區更加成功的控疫措施。
機遇三:我們將重返上世紀二十年代的繁榮市況。疫情期間,多個政府推出強力財政支持措施,但有關資金卻無處可用。成功的疫苗計劃導致開支上升,而積壓的需求能帶動全球經濟向前。
機遇四:不平等狀況減少。財政支持及經濟活動恢復,以及小型企業振興,可能有助縮窄貧富差距。受益於周期性復甦及投資者的風險意欲,中小型股可能因此反彈。
機遇五:通脹維持低企。由於需求復甦可能滯後於供應復甦,通脹或會維持低企。預計這是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儘管有大規模的財政及貨幣刺激政策,但2021年通脹不大可能成為一個大問題,尤其是在發達市場。
風險一:美國新總統上任。新總統無可避免地會給市場帶來不明朗因素。這對投資者來說,意味未來幾個月的風險是各個範疇的投資可能出現輪動,民主黨將利用預算案協調程序,把更多的支出分配到氣候變化、基礎建設、醫療保健、州政府援助及教育方面。政府過渡之際各方面也有機會面對利好或利淡因素,投資者應當小心。
要留意美國新政策
風險二:疫苗的推出面臨障礙。大規模發放疫苗的不明朗因素依然很高。大規模接種疫苗方面存在許多挑戰,包括能否在未來6個月生產足夠數量的疫苗。市場上的周期股買賣已判斷在2021年夏季前有望回復較正常生活。任何跡象顯示這時間表過於進取,勢觸發市場波動。
風險三:美國財政支援進一步延期。現時正是動用財政開支的時機,以免勞工市場出現永久損害,尤其是個別州份開始收緊經濟活動以減慢疫情擴散。總統拜登將擁有政治資本,在財政支出及稅收等領域團結民主黨。
風險四:全球化放緩。與中國的紛爭可能由貿易赤字及關稅惡化,演變成影響存亡及與安全相關的衝突。歐洲及亞洲或被迫在美國或中國的陣營二選其一。此外,任何朝向供應鏈民族主義的轉變,估計會減少企業獲取利潤的機會。
風險五:市場可能回到起點。我們可能看到2019年的拋售潮在新的一年重演,因為去年底時價格的走勢已經變得極端。疫情有關的負面數據或使復甦減慢,導致市場呈現避險氣氛,令投資者再次急急買入科技及增長股。
作者為紐約梅隆投資管理首席經濟師。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經濟及市場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0天免費閱讀】銀價升勢恐告終 考驗26.2美元 |
上一篇: | 重視財務預算及債務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