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1日
踏入2021年第三季,全球經濟活動料將強勁回升,尤其是已向大部分人口推展疫苗接種的國家或地區,表現看高一線。鑑於龐大需求備受壓抑,加上財政及貨幣刺激措施延遲影響,2021年下半年的經濟活動將繼續激增。
儘管年內通脹壓力不斷上升,惟相信經濟大有機會自新冠疫情的谷底「良好復甦」。在我們的最新前景展望中有兩種通脹預期,其不同之處在於央行對通脹升溫的反應。
第一個通脹情景是「過熱」,概率為15%。在此情況下,物價將持續上揚,因為各國央行仍保持耐心,在通脹率錄得遠高於目標且通脹預期開始不穩定之前,維持政策不變。美國聯儲局的取態便是例證,當地通脹飆升,部分原因是刺激規模比其他國家龐大,同時亦因聯儲局比其他央行更具耐性,而最終結果是「政策出錯」,聯儲局被迫大幅收緊貨幣政策,導致市場遭逢大幅拋售,並令經濟急劇下滑。「過熱」的情景,與美國經濟學家薩默斯(Larry Summers)的觀點最為接近。
外源衝擊後快速復原
第二種通脹預期的概率為30%,其中,年內通脹壓力亦將出現類似上升,惟與「過熱」不同,央行反應迅速很多。具體而言,聯儲局將發出緊縮訊號,與「過熱」時期相比,平均追蹤通脹率較低,失業水平略為較高。其結果是更早推出規模較小的貨幣緊縮,儘管將導致2022年市場顛簸,惟經濟放緩幅度將較「過熱」時期輕微。
雖然許多主要經濟體存在通貨膨脹風險,我們仍認為全球將於2021年餘下時間內實現強而有力的復甦。我們深信,這場衰退與過往不同,因為其並非由嚴重經濟失衡(如通脹高企或過度負債)所引發,而是屬於「外源」衝擊,疫情一旦過去,經濟活動將相對快速地反彈至原有水平。整體而言,2021年下半年市場前景樂觀,經濟回暖將促進市場廣泛復甦。
作者為紐約梅隆投資管理首席經濟師。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經濟及市場觀點。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