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2月28日

歐維鈞 宏觀遠瞻

2021年投資市場展望

2020年對於金融市場而言是非比尋常的一年。環球各地經濟受疫情衝擊,經歷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不過,總結全年,投資市場的回報仍非常不俗。這主要是受環球各地財政及貨幣政策史無前例地寬鬆所推動。

經濟復原成主軸 步伐趨平緩

我們相信環球經濟復甦初段的急劇反彈階段已經過去。展望2021年,「經濟復原」將會是2021年的投資主軸,復甦步伐將會轉趨平緩。

在政策方面,我們預期寬鬆的政策環境將會持續,但有跡象顯示各國政府未必願意承擔更多債務。最終,預期中央銀行將會承擔更大部分刺激經濟的重任。這意味着,於可見未來將繼續保持低息環境。不過,由於利率接近零,加上預期零息環境將維持很長時間,這限制了政府債券的潛在回報及分散風險效益。因此,我們認為投資者應當涉足其他資產類別,藉以有效分散風險。

亞洲債券別具優勢

那麼,投資者如何物色潛在入息及回報較高的投資?企業債券是不二之選,當中包括眾多不同板塊。在成熟市場,我們偏好美國企業債券多於歐洲企業債券,因為前者價值較佳,經濟前景亦較強勁。另外,我們認為新興市場債券具備分散風險優勢,故普遍對投資組合有利。

值得一提的是,亞洲債券具備獨特的價值及分散風險優勢。基於三項因素,我們尤其看好明年亞洲債券的前景。這些因素包括:一)國際認同的企業資產負債狀況及盈利能力強韌;二)亞洲從新興市場過渡至成熟市場;以及三)全球各地對亞洲債券的需求更加殷切。

至於股票方面,我們認為保持主動投資將會非常重要。目前的投資趨勢(例如數碼經濟股表現強勁)或會為在2020年表現滯後的資產創造機會。舉例而言,由於受疫情影響的時間較長,歐洲及拉丁美洲股票,以及銀行、酒店及運輸等個別行業,表現一直滯後。我們認為這些市場在2021年將有追落後的空間。轉捩點將取決於多項因素,例如疫苗可以大規模地接種,以及經濟增長的動力。

另外,美國及北亞洲等市場能夠在2020年表現出色,自有其原因,並且應該繼續在2021年成為投資組合的一部分。亞洲的工業化經濟體(具體指中國內地、南韓、台灣及香港)仍然是我們於2021年偏好的市場。由於在控制疫情爆發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成績,亞洲的經濟優勢及企業盈利(尤其是北亞洲)較全球其他地區突出。中國作為疫情危機「先開始先結束」的國家,繼續因經濟迅速復甦而受惠。

行業方面,我們亦認為科技及健康護理股長遠而言將會保持升勢。這些股票的長遠前景維持不變。科技企業與其他企業一樣,預料將會因隨後的經濟復甦而受惠。儘管若干推動在家工作的企業於疫情過後或會喪失優勢,但大多數因封鎖及社交距離措施而得益的科技企業,其收入及利潤將會繼續增長。預料朝着網絡轉移的大趨勢將會持續。

看好科技及健康護理板塊

同一道理,健康護理行業在公眾健康危機中成為焦點,在預期2021年將會錄得強勁盈利增長的情況下,這個行業可望繼續取得成功。我們尤其偏好具備雄厚研發實力及推動業界創新的企業。

展望2021年,宏觀經濟將逐步復甦,而投資者仍可把握復原過程中的若干主要投資機遇。可持續發展已在經濟體及企業擔當關鍵角色。以氣候變化為例,經濟過渡至淨零排放的速度將會較原先預期快,投資者需要為此作好準備。因此,將可持續發展融入投資策略成為關鍵。我們相信,環境、社會與管治分析將成為任何投資策略中的更不可或缺環節。

作者為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高級市場策略師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