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9月21日

伍澤恩 理財方略

中國股市增長樂觀

在企業盈利強勁復甦、估值水平合理和持續政策支持三股力量的交滙作用下,我們預計,中國股票將繼續跑贏大市。具體而言,我們看好電商、網遊和教育等新經濟板塊。儘管中美之間的緊張局勢是我們觀點中的一項主要風險,但目前仍非市場焦點。

回溯到今年6月,基於上述積極因素,加之貨幣走強的綜合作用,我們轉而看好中國股市。至今將近3個月的時間,這些動因仍然相關且有效,所以我們再度肯定中國股市將強於大盤的觀點。

儘管全球市場處於頹勢,但中國最新經濟數據繼續支持看升這觀點。雖然生產力受洪水衝擊,但8月國家統計局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持穩在51.0。更重要的是,新訂單指數這領先指標從51.7升至52.0,印證了今次經濟復甦的韌性。同時,7月工業利潤亦充分反映了復甦的良好態勢,表現超出預期,較上年同期升19.6%。

同樣地,出口增長也得到明顯恢復,有助維持600億美元左右的較大月度貿易順差,令人民幣借助近期美元弱勢,兌美元滙率跌至6.85下方;我們預計這趨勢在未來3個月將持續,並達到6.75左右。鑑於美國大選的不確定性,以及未來幾個月中國內需復甦可能令經常賬順差收窄,我們對美元兌人民幣的看法已轉為中性。

雖然這些因素弱化了人民幣的前景,但內需逐步復甦,提振了中國股市和公司盈利表現。目前來看,MSCI中國指數成份股企業中,有70%已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盈利較去年同期僅下降3%,相比第一季度25%的按年降幅有了顯著改善。

新經濟板塊受惠5G及電商

零售和科技板塊引領本輪反彈,第二季度盈利上漲逾一倍,因此分析師們紛紛調高盈利預測,目前預計2021年盈利有望強勁增長18.5%。這充分說明市場具備盈利回彈的能力,為股市持續上行提供支持。

在某種程度上,企業盈利強勁復甦已經反映在股價上,目前MSCI中國指數的12個月預期市盈率為14.7倍,較10年歷史均值高出兩個標準差。儘管如此,從相對估值來看,中國股市目前與其他新興市場持平,盈利增長的質素和速度則較其他新興市場更為突出。

作為政府工作的戰略重心且佔據市場半壁江山的新經濟板塊,正受惠於5G、電商和網遊等結構性趨勢。鑑於中國股市增長前景樂觀,且優質板塊在指數中佔比更高,我們認為中國股市應獲得高於新興市場同類指數的溢價,而且長期以來較為昂貴的估值,亦不太可能削弱本輪股市漲勢。

樓價設限推動資金流入股市

中國股市也獲得了政策支持,低利率環境促使儲蓄流出銀行,以往這部分資金通常流向房地產,但政府近期就限制過度槓桿化而出台的措施,令房地產價格上漲受限。股市因此成為投資者融通儲蓄的不二之選。

雖然新冠疫情在中國受控,但經濟從線下向線上加速轉型的趨勢可能延續,支持新經濟板塊維持強勁盈利增長。中美緊張局勢是上述觀點的一項主要風險,然而市場似乎認為近期的經濟走勢足以彌補這場潛在而曠日持久的拉鋸造成的損失。儘管兩國言詞交鋒和政策舉措不斷,但只要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仍然完好,最壞情況下關稅依然保持不變,那麼中國就應能夠繼續經濟重啟的道路,並受惠於全球需求逐步復甦。

作者伍澤恩(John Woods)為瑞信私人銀行亞太區首席投資總監,也是瑞信全球投資委員會的成員。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市場觀點。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