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2月28日

梁志成 經管錦言

Facebook的下一個十年

除了Google的搜尋引擎繼續雄霸武林,過去10年,主宰着整個互聯網生態,或甚至是等同一個時代的互聯網,當然就是社交媒體。當中,在商業上幾乎把所有對手都徹底地打敗了的(包括Google曾經想染指的Google+),就是甚具爭議性的社交網絡巨人Facebook。

執筆之時,Facebook仍然未走出醜聞陰霾,依然被Cambridge Analytica事件、個人數據私隱、假新聞等一連串事件所纏繞。Facebook股價亦在過去3年反覆上落。本來在今年年中力推,揚言要在2020年推出的Libra加密貨幣,卻遭受到監管機關質疑,合作夥伴紛紛打退堂鼓或按兵不動,其中包括已宣布拒絕再玩的PayPal。

只不過,Facebook依然令人既愛且恨。由於市場上仍然缺乏可與之匹敵的商業競爭對手,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前哨戰中,即使有候選人猛烈批評Facebook未有承擔起如傳統媒體般過濾不實廣告資訊的責任,Facebook廣告產品依然是候選人的主打廣告工具,不少候選人還是一邊罵一邊在Facebook落廣告,12月中執筆此刻,Facebook廣告業務依然處於強勢,股價回到超過200美元的水平。

Dark Social勢成核心

雖然不少用戶對社交媒體的蜜月期已過,但大部分人仍然與之難捨難離,由當初主動分享的社交化用戶,逐漸轉化成只接收資訊不公開分享、不互通的被動用戶。

根據網絡調研平台GlobalWebIndex於2019年Q2所做的一項報告,便發現目前有超過63%的網絡分享,都是透過私隱度較高的Dark Social渠道進行,其中包括私訊平台Telegram、WeChat、LINE、 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甚至是Slack(一個公司內部使用或與客戶點對點溝通及分享資訊的職場社交網絡),以及更傳統的SMS及電郵等。

社交網絡生態已變,就連向來堅持社交網絡應該維持開放的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相信亦深明用戶習慣的轉變,最近一改口風,揚言社交媒體的未來必然會走向私密性更強的Dark Social路向。

在網絡廣告生態圈,由於Facebook已演化成像主流社交媒體般可以用銀彈買流量,昔日由下而上的光環不再,反而會陸續迫使用戶將它重新洗牌,再來一次去中心化,將社交分享的主導權交回用戶手裏。

愈是發展成熟的社會,社交網絡用戶對網絡私隱的敏感度只會有增無減,但人類熱愛社交的本質依然是主流,因此,Dark Social亦順勢會成未來十年的社交主流。

雖然Facebook未有急於把旗下的Facebook Messenger及WhatsApp兩項業務加速商品化,嘗試狙擊職場社交網絡Slack的Workplace by Facebook亦始終未成氣候,惟Facebook其實已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致力尋找現行商業模式以外的盈利方向,幾乎可以斷言,未來10年Dark Social一定是核心業務之一。

最近,Facebook亦試圖與各大新聞出版機構重修舊好,於2019年Q4推出Facebook News這新產品,並揚言今次會致力與新聞出版機構分紅,希望能達致雙贏。

無可否認,Facebook一直在網絡世界擔綱網絡資訊、尤其是新聞資訊的聚合器(aggregator)這角色,但新聞出版機構及內容生產者等,卻始終未有如在YouTube開頻道般能夠從中分紅。

隨着用戶人口老化,使用習慣轉向Dark Social, Facebook若要在資訊流這方面繼續擔綱重點角色,Facebook News可能會成為其一的解決方案。

Instagram走得更前

Facebook旗下另一重點業務Instagram,在不久將來相信會成為重要廣告收入來源。Instagram再不會是當初那個社交照片分享平台,會比Facebook走得更前,譬如開始實驗把社交內容「人人期望想得到」的Like收藏起來。

此外,亦會在用戶介面及功能上繼續狙擊競爭對手如Snapchat或近期大熱的Tik Tok,Instagram已經逐漸蛻變成一個能夠補Facebook不足的社交網絡。雖然未至於會在短期內發展成像WeChat、Grab、或Go-Jek等一般的Super App,但Instagram已開始進行Social Commerce的商業模式實驗。2019年Q1,在部分地區新增了Checkout on Instagram這功能,讓品牌及網絡紅人的賬號可以直接連接網店,讓客戶直接付款買單。

Facebook旗下擁有Facebook、Instagram、 Messenger及WhatsApp四大平台,坐擁全球26億用戶,未來10年將會致力建構成一個龐大的Social Commerce生態系統。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