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4日
早前社會氣氛急轉直下,難免造成社會分化,不論讀者是支持或反對一方,大家都不願看到有港人受傷及社會氣氛繼續惡化下去,解鈴還須繫鈴人,市場焦點在於政府高層如何回應市民訴求。
近期筆者有幸負責亞太區工作,由於商業模式的關係,因此經常面對挑戰,與大家分享面對由上而下挑戰的愚見。
追求雙贏 凡事留一線
首先,清楚自己角色及價值。在亞太區業務,要接觸的人及事種類繁多,各地區的消費者喜好、文化及習慣,連同法規不同等因素,令各地商機有高低之分。雖然在似曾相識的環境下工作,但只好虛心聆聽、認真學習、不斷溝通,最終達至為兩方創造價值及雙贏。儘管有時總公司委託些特別任務,當然會盡力完成,但在緩急輕重下,亦要明白自己優點及缺點,未必能事事盡如人意,反而根據自己強項去完成核心工作為先。
第二,留一線或為自己留一路。在企業作商業決定,多以利益、風險及長短目光為依據。不論在企業或政府,高層要做好管理,等同要識做事,首要先識做人,待人處世,凡事留一線,毋須去到太盡,言行謹慎,特別在面對團隊犯錯及挑戰,如何解決及避免問題再次發展最為重要,如何適當問責亦完全考驗管理層的功力。
第三,心胸廣闊平心靜氣。在管理上,團隊時常遇上意見不合、或甚至逃避責任等問題,如互數不是,不但對事情無改善,而且令團隊有心病,更不利將來合作。管理者先要心胸廣闊,接納和而不同,工作態度及能力有高低的隊員;之後平心靜氣聆聽隊員的意見,找尋合適方法提升隊員工作能力及態度,帶領大家達到實際成效為目標。
平情而論,不少商業企業或政府機構,仍然採用傳統由上而下的家長管理方法,要看什麼行業及情況,難以定好與壞。顯然在重要議題下,當政府面對市民,傳統家長管理方法不太有效。雖然如此,並非無計可施,當中亦參考一些投資操作手法,結果可能大有不同。
除了不斷學習、試驗及檢討溝通方法的成效外,面對挑戰,重點在於在問題上迎刃而解,在建立互信基礎下,最終達致雙贏,如何操作?明天續談。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借自願醫保提升港醫療保險服務 |
上一篇: | 尋找決策樹最優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