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0日
近日華為風波提醒投資者中美貿易雖休戰90天,並不代表雙方已達成全面共識,兩國行動依然是環球投資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常言道,有危自有機,貿戰陰霾使亞股調整至吸引水平,同時區內經濟持續受惠結構性增長的趨勢未變,趁年末對其作長線投資部署,有望給未來的自己帶來一份豐厚的聖誕禮物。
中國印度兩大引擎
今年以來,亞洲市場續受困於三大風險,當中以貿易戰最受市場關注,但似乎過分着眼於內地向美國出口所蒙受的影響。
其次,中國經濟增速或減慢,被視為另一重大風險,但其國內生產總值(GDP)仍超過6%,遠高於歐美等地區。同時,亞洲經貿引擎並不只中國,還有今年連續三季GDP逾7%的印度。預期中國政府會繼續採取積極的財政及貨幣政策,以紓緩內外負面因素對增長所構成的壓力,年內的降準行動僅屬當中一部分,估計內地亦將透過減稅使國內企業的稅務負擔變輕。
美元強勢是亞洲市場的第三大挑戰,不過,隨着美國增長與通脹前景存在變數,最近聯儲局言論由鷹轉鴿,來年有望進一步放緩加息步伐,還有美國面臨雙赤字壓力,或會拖累美元在2019年的表現,相對利好亞洲貨幣。
此外,中國及印度等國家的龐大且年輕人口,為內需市場發展提供優厚條件;近年區內人均收入持續提升,中產階級不斷擴大,推動消費力攀升,有研究更預測亞洲中產階級開支將於2030年超過35萬億美元。
創新產業在亞洲高速發展,配合中產冒起衍生的消費升級,支持區內企業盈利長線造好;可是今年亞洲股市因持續受壓,未能反映此良好基本因素,因此其估值相對美股吸引,市場內六大消費受惠產業,即人工智能、大數據、雲端業務、中國工業自動化、電動車及內需產業,當中不乏具長遠增長潛力的優質股。
作者為富達國際香港分銷業務總監,專責領導分銷業務的團體。她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投資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英國零售慘淡 「空軍」虎視眈眈 |
上一篇: | 德股估值縱低殘 盈利疲弱勿博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