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5日
連跌4日的內地股市,昨天終於迎來反彈,滬股及深股分別回升1.1%及1.17%。兩市成交金額亦比周一增加約250億元(人民幣.下同)至2679億元,資金再現淨流入狀態,主力板塊股價全面回升。軍工、資訊科技及房地產板塊反彈力強,升幅均超過1.5%。
周一當港股大跌時,A股已在低位有支持,呈現跌不去的韌性。滬深指數昨天雖然輕微低開,但下午時段,上升動力又再度出現。優質藍籌再度受資金追捧,上證50指數升1.4%,跑贏大市。
科技板塊最受追捧
WIND統計顯示,昨天資金淨流入最多的股份為中國平安(601318.SH),昨天淨流入金額為3.25億元,帶動股價上升3.3%。
近日經常出現在資金淨流入二十大名單中的萬科(000002.SZ),昨天繼續上榜,淨流入金額為1.23億元,該股股價上升3.74%。
若以板塊看,昨天資金淨流入最多的其實是科技類板塊,包括軟件服務、技術硬件設備及半導體等,三個板塊合共得到26.66億元的資金淨流入。其中,東華軟件(002065.SZ)、北方華創(002371.SZ)、創業軟件(300451.SZ)、海格通信(002465.SZ)、海康威視(002415.SZ)及三安光電(600703.SH)等,均得到過億元的資金淨流入。
目前,市場對A股後市發展趨於樂觀,機構投資者入市興趣正逐步回暖。相信在機構資金的推動下,若指數可以保持穩定,並再現「慢牛」的正面走勢,散戶資金回流速度亦有望增加,為第四季的股市帶來新機遇。
以筆者的觀察,當市場出現成交低迷,而指數又跌不下去時,往往預示着大市已見底,或非常接近底部。近期,內地股市的確呈現類似的情況,不過見底後是否代表有力回升,則仍有待觀察。
事實上,近月內地股市一直受到貿易戰影響,表現疲弱。雖然官方不斷出招,釋放利好消息,但市場的反彈往往十分短暫。
消息好壞升跌無常
此前宣布要增加基建,一度令基建概念股受到追捧,相關股份的升勢持續超過一兩周。但最近公布減稅,市場的反應則更為冷淡,只有少數百貨零售股上升。
當大市暢旺時,投資者傾向專注好消息,忽視壞消息;相反,當市場轉淡時,好消息的利好作用有限,壞消息卻容易引起大跌。以近期大市的特點看來,不得不承認,目前市場的確偏淡。所以,大市看似接近見底,但是否能夠升得起,暫時仍然不宜太早下判斷。
當然,目前企業股價大多處於低位,吸引機構及「國家隊」陸續入市,內地券商亦持續唱好大市。所以,當前入市的話,只要選對績優股,長線而言,風險並不高。有耐性等待的投資者,不妨逐步吸納心水股份。
消費需求料續暢旺
除了績優藍籌之外,科技股及消費股均值得留意。消費股的潛力,與內地減稅、居民收入增加,以及消費升級等因素有關。包括旅遊、食品、家電、醫藥等消費需求,相信仍可保持暢旺。其中,中青旅(600138.SH)、海天味業(603288.SH)等昨天均升逾2%。
至於科技股方面,作為美國貿易戰的主要打壓對象,近期持續大升大跌,表現反覆。不過,科技作為中國政策支持行業,中國國內以及美國以外的市場依然龐大。趁相關股份目前處於低位,投資者不妨考慮趁低吸納。其中,海康威視便得到過億元的資金淨流入,反彈潛力值得憧憬。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美股9月好淡爭持 港樓價⑤浪尾聲 |
上一篇: | 程式交易能致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