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6月2日

辛思維 冷熱財庫

「入摩」之後又如何

等待了多年的A股「入摩」終於在6月1日正式生效,不過, 5月31日「入摩」生效前,基金轉倉令相關股份被推高,大市昨天已出現後繼乏力的現象。「入摩」雖令市場有着無限憧憬,但要真正吸引資金流入,仍要視乎內地經濟發展,「入摩」並非靈丹妙藥。

A股「入摩」到底能為市場帶來多少增量資金,過去一段時間,各大行的分析存在頗大差異,由數百億(人民幣.下同)至過千億元不等。

市場分析存在如此差異,主要因為「入摩」除了令追蹤指數的被動式基金買入A股之外,主動式基金亦可能跟風買入,此部分的金額往往難以估算。

根據慣例,被動式資金為了減少對指數的追蹤誤差,通常會選擇在最後一日進行轉倉。不過,5月31日當日,經滬深股通北向淨流入A股的資金只有66.29億元,比前一日的14.14億元,多了約52億元。至於滬深兩市當日的總成交金額,則只有4085億元,比此前一日反倒少了約300億元。

A股橫行 未見突破

當然,對於主動式資金來說,何時買入則靈活得多,可以選擇在股份低迷時買入。據官方資料統計,5月份透過滬深股通北向淨流入A股的資金規模達508.51億元,日均淨流入25.42億元,分別比4月份增加31.57%及11.83%。

從數據看來,近期境外資金的確持續流入A股,不過,內地市場的表現並不爭氣,滬深兩市近月每日的總成交金額,一直維持在約4000億元左右的水平。至於指數表現方面,滬指整個5月份僅升0.43%,深證則跌了0.28%。兩市指數大致維持橫行狀態,未見突破。

經濟向好增投資價值

目前,來自滬深股通北向的資金,在A股整體成交金額佔比大多時少於5%。A股目前的走向仍是由內地散戶主導,境外資金縱使增長數十億元,在A股市場的影響力依然不太明顯。不過,對於個別優質股份,例如績優消費股,在境外資金追捧下,近期的升勢依然可觀。

A股「入摩」落實後,追蹤指數的被動基金已完成調配,未來一段時間將有多少外資再流入,則完全視乎內地的經濟發展,以及股份的吸引力而定。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5月份宏觀數據,大多保持穩步增長,內地經濟依然向好。至於企業公布的首季業績中,消費類股份的數據亦大多不俗。所以,A股市場的確仍具有不錯的投資價值。

只不過,當前內地市場仍面對諸多不確定因素,例如中美貿易戰,以及內地銀根偏緊等,仍難免令境外投資者卻步。市場近期盛傳,人行將再有降準行動,若消息落實的話,相信有望推動市場氣氛回暖。不過,若銀根持續偏緊,「缺水」的A股表現持續疲弱,亦難以吸引外資流入。

當重要利好消息落實後,市場往往出現「見光死」的失落。A股「入摩」後,滬深指數昨天亦要分別下跌0.66%及1.23%。失去了「入摩」的憧憬後,A股短期內難免缺乏方向,反覆向下回調或在所難免。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