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6月1日

蔣涵 縷析中華

中國製造其勢難擋

面對貿易戰,美國出爾反爾,令市場出現巨大震盪,缺乏誠信的美國相信難以在國際社會再交到朋友。反觀中國,為每個願意示好的國家均提供了實在的好處,EQ明顯高幾班。以當前形勢看來,美國的打壓相信仍難以阻擋中國崛起。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經濟持續進步,由最早迎合外資的需求,提供廉價勞動力、生產低檔次的商品,到近年企業紛紛開拓自己的品牌,以價廉物美的商品取得環球消費者青睞。

價廉物美吸納支持者

10年前,曾有美國作家進行了一個實驗,嘗試離開中國製造的一年,結果發現生活處處碰壁,不但要以更高昂的價錢購買日用品,質量還更差。一年後,作者一家乖乖地重投「中國製造」的懷抱。

以往,市場擁抱「中國製造」的原因在於價格,但近5年來,中國商品在質量方面有明顯提升,尤其在手機等電子產品方面,不但維持低價,其質量更不遜於其他售價貴一倍以上的商品。

以小米手機為例,該公司便一直以價廉物美吸引一大批支持者,除了在內地擁有眾多「米粉」,甚至在印度市場取得銷量第一名,近期更進駐歐洲市場,亦在多國出現搶購潮。

包括小米在內的一系列中國生產商崛起絕非偶然,一方面是過去30年來代工生產的經驗,另一方面亦是近年政策大力催谷的結果。尤其是看到為蘋果公司代工的企業,只能賺到微薄的代工費,而蘋果公司不但取了大部分的盈利,反過頭來,美國近期還以此指摘中國出口存有巨額順差,威脅要對中國進口商品徵稅,實在令人感氣結。

中國電子消費及通訊產品目前在環球市場的份額持續提升,不過在核心零部件方面,目前仍要依靠歐美日韓等。以往,此種分工相安無事,各國專注於其優勢產業,中國要取得核心高科技,仍有漫漫長路。

只不過,美國近期發起的貿易戰,令中國醒覺,由國家至企業,由上而下地發出共同的聲音,表示要拓展晶片技術。在美國的「激勵」下,相信中國科技行業的發展步伐將更快速。

貿戰促科企快速發展

過去幾年,西方一直鼓吹「中國威脅論」,不過從過去數十年的發展看來,中國並未對周邊國家帶來真正威脅,反而各個向中國示好的國家,大多能得到實際的利益,例如貸款、援助、商貿合作等。

至於以往被視作世界警察的美國,自從特朗普上場後,卻突然變成「黑社會大佬」,要求各國透過大量購買美國商品,以「交保護費」。所以,包括日本、歐盟等美國老朋友均感到不滿,紛紛疏離美國,與中國加強合作。

美國人選擇了一個EQ低且短視的總統,令外交政策搖擺多變,失信於環球社會。特朗普期望透過貿易戰打壓中國,但實際上卻助長中國崛起。押注中國市場,長線而言,似乎仍是一個優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