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6月1日

財經路向

入摩進程關乎市場開放

周四盤後交易資料顯示,中國股市互聯互通機制下北向資金明顯放量達平時的兩倍,意味不少國際資本已順應MSCI納入A股舉措進軍內地市場,A股融入全球資本市場關鍵一步即將落地。

自周五起,隨着逾200隻A股被納入國際指數,國際資本將源源不斷地流入國內資本市場。雖然MSCI納入A股的初始舉措仍較謹慎,但未來A股權重繼續提高是毋庸置疑的,國際資本將對A股市場產生更大影響力。

MSCI明晟5月中宣布,將於6月1日把234隻A股納入其全球和地區指數中。這234隻A股的初始納入因數為2.5%,總計佔MSCI明晟新興市場指數0.39%的權重。第二階段將在9月進行,納入因數提高至5%。而周三晚間,MSCI明晟宣布把中興通訊(000063.SZ)等5隻長期停牌股剔出指數。

北上資金放量入市

從過往經驗來看,全球跟蹤MSCI指數的被動型基金會在周四進入A股市場,配置這些A股成分股以因應MSCI指數成分股的調整。而主動型基金則會根據其投資策略擇時配置A股,不必拘泥於加入前最後一個交易日買入。「從北上資金的動向來看,已有不少海外資金提前布局MSCI。」銀河證券分析師任承德指出。

從互聯互通的統計資料來看,5月北上資金的規模已創下單月新高,截至周四共計淨流入544億元,超出4月的405億元,亦超出2016年「深港通」開通時的盛況。單單周四,「滬股通」和「深股通」分別淨買入36.3億元和30億元;流入總量合計66.3億元,這是4月和5月平均單日流入規模的兩倍多。分析師指出,這反映一些海外跟蹤MSCI指數的基金在積極買入A股。

「滬股通」收市前半小時淨流入量在逐步縮減,直到尾市5分鐘才發生逆轉,「深股通」也有類似現象。申萬宏源研究所市場研究部聯席總監錢啟敏指出,這說明前期搶先「上車」的海外資金,在尾市套現離場。他說,A股市場目前受外界因素干擾較多,本身缺乏上漲動力。雖然MSCI納入A股會引入一些海外資金,但預期總體流入資金量有限,估計A股短期仍以弱勢震盪為主。此前滬指已連跌6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達5.3%。

權重漸增最終全納

加入MSCI指數只是A股國際化征程的一小步。業內人士預計,未來A股中盤股有望被納入MSCI指數,納入因數亦有望從今年的5%提升至100%,但這些都需要時間。畢竟南韓和台灣分別用了接近7年和9年走完全部納入MSCI的進程。MSCI指數中國業務負責人華楠近日表示:「未來我們相信會有一個過程,會把A股按照百分之百不打折納入新興市場指數裏面。」

MSCI亞太區研究主管謝征儐指出,若中國繼續開放市場,從而A股被完全納入指數,屆時中資股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將上升至超過40%。如果中盤股也獲納入,往後每兩個新興市場投資機會中就有一個是來自中國企業。

不過這一進程取決於中國對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以及初期的成效。富達國際基金經理周文群表示,雖然目前外資進入A股管道開放了很多,暫時也看不到瓶頸,但是對於海外機構投資者而言,畢竟以前從來沒有試過,所以初期先用試一下的態度,看看操作起來這些額度是不是足夠,某一天操作中是否會發生一些問題。「加入MSCI已是一個確定性的事情,只不過問題在於,未來的步調是什麼樣的,全部加入還是部分加入。」她指出,長期來說這是與A股市場開放的程度相輔相成的,如市場開放程度愈大,對外資限制愈少,加入進程就推進得愈快。

中國對於海外資本投資A股仍存一些限制,例如外資持有A股公司的股份比例累計不得超過30%;而且滬深港通機制尚不能覆蓋全部A股,這都將成為A股被全部納入MSCI指數的障礙。

另一家國際指數公司、倫敦交易所旗下的富時羅素大中華業務拓展總監黃聖融表示,富時羅素去年在評估A股納入其指數時,認為A股市場還有兩個條件尚未達到標準,即外資資金滙入滙出仍存在限制及A股交收清算制度與國際慣例不同。「另外全球投資者很關注的就是A股停牌的問題,現在平均來說A股市場停牌量還是達到了8%,佔流通市值5%,這還是比其他市場要高的。」她稱。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