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5日
本港零售市道持續向好,零售額連升8個月。政府統計處公布,10月零售額臨時估計為375億元,按年增3.9%【圖1】,而銷售量按年上升3.6%。今年首10個月本港零售額升1.2%,銷售量則漲1.1%。分析認為,受惠於樂觀消費情緒及訪港旅遊業持續復甦,預期在良好收入和就業情況、訪港旅遊業繼續向好下,短期將為零售業務帶來支持。
根據政府統計處有關「食肆的收入及購貨額按季統計調查」顯示,今年第三季本地食肆總收益臨時估計為283億元,按年上升5.1%。同期,食肆購貨總額臨時數值為92億元,按年上升1.8%。扣除價格變動的影響後,第三季食肆總收益以數量計,較2016年同期上升2.5%。按食肆的類別劃分,與去年第三季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比較,中式餐館分別上升3.4%及0.7%;非中式餐館分別上升6.6%及4.4%;快餐店分別上升6.7%及3.5%;酒吧分別上升3.3%及4.1%;雜類飲食場所分別上升5.9%及2.4%。與今年第二季比較,經季節性調整的食肆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上升1.8%及1.2%。累計今年首三季,食肆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按年上升4.4%及1.7%。
大家樂單價難提升
雖然本港整體餐飲業勢頭向好,但個別本地餐飲股最近公布的業績表現卻迥異。其中,大家樂(00341)截至9月底止中期業績,上半年盈利2.1億元,按年下跌11.3%;每股盈利35.48仙,減少11.6%;維持派中期股息18仙,相當於派息比率51%。期內整體毛利減少5.4%,至4.9億元;毛利率下降1.5個百分點,至11.9%;收入41.3億元,按年增加6.2%。香港地區收入上升6.1%,至35.8億元,同店銷售增長3%,溢利則下跌6%。中國內地方面,經重整當地管理團隊及設計貼近當地人口味的餐單後,上半年收入升7.3%,至5.48億元,同店銷售增長15%,溢利增長28%,至7636萬元。從估值來看, 其預測巿盈率為23倍,較中位數水平低1.2個標準差【圖2】;不過,其預測PEG(市盈率除以純利增速)約為3.47倍,反映其估值雖然相較歷史水平並不算高, 但缺乏增長支持。展望下半年,人工成本增加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有望轉趨穩定,惟在餐單單價難有所提升下,整體業績也不容易有明顯改善。
大快活內地溢利飆
另一隻餐飲股大快活(00052)上半財政年度盈利1.17億元,增長12.8%;派中期息每股37仙, 按年多8.8%,派息比率40.8%。期內,大快活毛利率15.1%,下跌0.5個百分點;收入14.06億元,升11.9%。在本港市場,同店銷售增長5%,收入上升12%,至13.4億;溢利增長13.7%,至1.3億元。至於內地市場,收入升8.6%,至6124萬元;溢利飆升1.6倍,至538萬元。
從估值來看,其預測巿盈率為17倍,較中位數水平高0.8個標準差【圖3】。展望下半年,雖然仍要面對人力成本上升等營運開支上漲的不利因素影響, 但管理層表示未來平均餐單單價每年仍會有所調升, 料對抵消成本壓力有所幫助。
翠華(01314)中期純利4800.9萬元,按年增13.7%,增幅優於大快活及大家樂。每股盈利3.4仙, 派中期息每股2仙,與去年持平,但派息比率在三大餐飲股中屬最高,達58.8%。然而,期內收入微跌2.9%,至9.05億元,主要受期內3間分店租約到期影響;本港同店銷售增長0.5%,收入減少6.7%,至5.91億元;內地收入則增加5.1%,至3.04億元。
翠華增長佳估值低
參考EJFQ FA+資料顯示,翠華的預測巿盈率為12.9倍,較中位數水平低1.9個標準差【圖4】,且其預測PEG(市盈率除以純利增速)約0.7倍,估值明顯較大快活及大家樂為低。翠華毛利率達71.7%,按年增0.5個百分點,接近歷史新高,主要受惠於內地稅務扣減。展望翠華仍會受惠於中港兩地餐飲市道向好,惟仍要留心下半年收入會否回復正增長。
信報投資研究部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英鎊淨倉急增 滙價後市仍弱 |
上一篇: | 為英掟煲費計計數 |